2
好的秩序感不仅之于孩子,之于成人世界也有着莫名力量。
成人世界的秩序感,是内心对于某一确定目标按照要求和标准达成的自我要求程度。即按自己确定的要求去执行和完成,内心的秩序感就很强,反之则弱。
这两个月,我恰好有切实感受:
7-8月,因为孩子的暑假,我也给自己放了个小假(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己懒)。我先是带着孩子去旅行,之后带他参加兴趣班、在家识数写字、陪他游泳跑步,以及赴各种少儿场馆。
孩子的假期倒是充实,可我的内心却日益慌乱。
自己的事情被耽搁和中断,几次想要提笔写字,却无法静气凝神,于是越想写越写不出、越在意越写不满意……索性在更长时间里被搁置和中断,甚至一度产生就此搁笔、不想再写的念头。
期间和闺蜜提及,她建议我:既然写不出,不如安心看书,也算为自己积累长期的素材,何必急于一时。
我觉得有理,于是开始每天早于孩子一小时起床:摊开书本、拿出纸笔,看到精妙的句子便标记和摘录;读到有意思的段落,停下来思考;发现合适的例子,备注在一旁,记录下对自己的启发和感悟……很快,我不再心烦意乱,而渐渐心安。
这或许因为:当每天在规律的时间里,做有序的阅读、记录和思考,能避免继续深陷负面情绪困扰和外部环境压力,而聚焦于具体的事情、专注于内心的感受,以抽丝拨茧、循序渐进的跳出困境、解决问题。
知乎上,不少人也曾有过类似感受:
有人借以独自慢跑,在一呼一吸、一步一圈中重拾内心的平静;
有人依赖整理衣物,在一衣一物、一叠一放里找回生活的节奏;
有人偏好洗菜做饭,在一刀一工、一食一蔬间获得情绪的抚慰。
越在忙乱、慌张、情绪低谷和局面失控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内心的秩序感,以抚平焦虑、清除杂念、沉淀能量,赢回对生活的复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