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深度贫困村看变迁:沉寂的村庄找回久违的激情(2)

宁陕深度贫困村看变迁:沉寂的村庄找回久违的激情(2)

摘要:镇安县全面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促脱贫”活动,遏制大操大办,降低人情消费支出,仅此一项年户均节省1万元。此外,对于好吃懒做、不积极创业就业等人,一律纳入“黑名单”管理,考察期间暂停享受优惠政策。

思路的转变

——深化产业扶贫拔穷根

童话磨石沟,一座建在秦岭南麓深山中的主题乐园,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陕西游客携家带眷前来。

在园区半山腰的美式风格咖啡厅里,店员们熟练制作着花式咖啡。环顾一周,记者发现这里同时出售不少自行设计的周边商品,极富童真趣味。透过落地窗满山绿色映入眼帘,让人置身于真正的大自然中。

在贫困山区里营造童话王国,这个魄力可是不小。“最开始我们想做乡村旅游,但感觉没什么特色。”镇安县青铜关镇镇长乐席波对记者说,“我们与西安的旅游公司研究发现,陕西还缺少一座面对少年儿童的亲子游主题乐园,童话这个主题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去年下半年从山上搬下来后,42岁的贫困户高良全一家依托园区开办了自己的农家乐,最忙的一天接待了74名游客,预计今年收入能达五万元。在园区所在的丰收村,像高良全这样搬迁后当起“民宿”老板的贫困户,还有13家。

“我们突出旅游扶贫的带动作用,将各类产业联结在旅游产业扶贫上,将贫困户牢牢地捆绑在产业链上,旅游产业成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主要收入来源。”丰收村村支书吴相琴告诉记者。

在宁夏海原县史店乡,田虎成站在自家的牛舍里给记者算着一笔脱贫账。

“2015年,我用2400元均价购买了6头母牛,华润集团提供每头6000元的无息贷款。”田虎成对记者说,“两年来,又下了9头小牛。华润会以每公斤28元的保底价格回购来顶抵借款,保证老百姓不吃亏。”

这一扶贫之举被形象地称为“投母收犊”。2012年开始,华润集团定点帮扶海原县发展草畜产业,创新实施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既能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又为华润拓宽了高品质肉牛育肥空间,最终实现农户与企业“双赢”的效果。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贫困户与当地脱贫产业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对此,商洛市委常委、镇安县委书记李波有着自己的理解。

“如果贫困户与经营主体之间没有产生实质性的联结关系,双方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那么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将贫困户与企业、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加快贫困户精准脱贫。”在采访途中,李波给记者上了一课。

童话磨石沟咖啡厅里充满童趣的周边商品。人民网记者贾玥 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