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解读(3)

李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解读(3)

以结伴为国际交往最佳途径

在 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型国际关系形成过程中,结伴将取代结盟成为国家间互动方式的最佳选择。

结盟立足于冲突对抗,结伴立足于合作共赢。在国际关系史上,几乎所有的联盟都具有控制与受控的不平等色彩和对其他国家、国家集团的排斥性与敌对性。“传统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分化组合,主要是以结盟来完成的。由于结盟几乎无一例外地要针对第三方,从而很容易将国际关系带入分裂对抗的冲突逻辑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强权政治日益不得人心,一国的影响力固然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有关,但所持的外交理念是否符合公平正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任何国家只有坚持不结盟,才能秉持公道正义,积极参与制定和维护国际公约和规则,参与主导国际秩序的重建;任何国家只有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不搞远近亲疏,拉帮结派,才能真正做到按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判断和处理国际事务,才能真正成为世界和平的捍卫者。

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新型国际关系形成过程中,结盟将不可避免地淡出历史舞台,在中国的倡导和带动下,“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成为国与国交往的一条新路。中国提出的摒弃对立、对抗因素,构建不针对第三方的,更具有超越性、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伙伴关系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目前,至少在官方文件中,中、美、俄、法、英、德和日本等主要国家之间普遍建立了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如美俄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中日建立了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英表示要发展全面的伙伴关系,俄法确立了发展优先伙伴关系,俄日努力发展真正的伙伴关系。

联盟对抗有悖于中国有史以来形成的和平理念,也不符合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政治主张。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与资本主义固有的强盗哲学有所不同,社会主义中国主张大小国家有着平等的国际地位,反对任何形式的剥削与压迫;秉持公道、捍卫公理、伸张正义,推动国际关系的公正和民主,反对任何形式的强权政治。因此,中国在主要大国中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目前,中国已同8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初步构建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在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方面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