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林:古琴的起源与发展(5)

摘要:古琴的确切起源,现今已无从查证,根据《尚书》《乐记》《诗经》等文献记载,琴的出现至少已经有3000年了,这已然奠定了古琴是中国最古老弹拨乐器的地位。如果追溯古籍,我们可知有很多传说也和古琴有关,比如,伏羲作琴、神农作琴、黄帝造琴等,如果传说真的属实,那么古琴的历史将向前推进至5000年前。

除了刚才我说的空弦、实音和泛音,其实古琴还有其他的演奏方式和出音方法,就是我们说的弦外音,其中一种叫做走手音,刚才那首曲子可以听到琴弦摩擦的声音,那个声音就是走手音。现在演出很多人觉得这个摩擦声音是噪音,如果是放在古代,古代的人会追求这种走手音,他们认为这个是对自然的表达,也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除了古琴的弹奏方法外,古琴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不定音高乐器。如果去看古琴的样子,整个琴面非常的光滑,不像吉他,吉他上面有铁丝,铁丝决定了是什么音就是什么音,具有不同的音高,还有钢琴,钢琴一个键只对一个音。古琴就不一样,古琴更像大提琴、小提琴,是典型的不定音高乐器,从一个音到另外一个音,它的变化不是跳跃性的,而是连续性的。古琴的不定音高,让它的艺术表达形式非常丰富多彩。举个例子,手指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可以前快后慢,也可以直接快速地移上去,还可以在中间停顿,如此自由发挥的空间就给了演奏者一个发挥的余地,同时也给了演奏者表达自己心境的可能。

刚才我们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古琴的演奏不像钢琴一一对应,古琴两根弦,高音弦、低音弦,我可以通过按高音弦的低把位和按低音弦的高把位,完全弹成同一个音。西洋乐一一对应的记谱法就不适用古琴。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区别古琴的音阶呢?这个时候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最开始古代是用文字记弦,一首先曲子可能只有五分钟,但写一个谱子可能用半本书,非常不利于曲目的传播。这种记谱法到唐代由一位琴家进行了改革,他创造了减字谱,这种记谱法由文字简化而来,使用拼字完成某种符号来记录,这种方法只记录演奏法,不记录音高,这种记谱法延用千年没有被改变过。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刚刚看到这个谱子,全部都是演奏把位,把位一、把位二,弹这个位置,移动到这个位置,没有对节奏的记载,这个地方该快还是该慢,没有记,古人在教学的时候讲究的是师徒口耳相传,师傅给你看谱子告诉你该怎么弹,具体怎么处理,要师傅演示,手把手地教。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