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绿色发展同心曲
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长江经济带相关地区和部门积极落实中央要求部署,奏响长江经济带“共建走廊、双向开放、东中西互动”的绿色发展“同心曲”。
协力打造融合共生发展新走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协同作用更明显,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长江经济带11省市合力推进全流域协同融合,加快推进资源在更广领域优化配置。逐步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不断提升黄金水道功能,抓好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关检直通,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速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坚持创新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现代产业走廊和新型城镇走廊。
合力构建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习近平同志指出,“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长江流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沿江各省市正充分发挥自身开放优势,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加快形成东西双向、陆海统筹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方面,深化向东开放。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积极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不断增强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能力,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向西开放。长江中上游地区加快建设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联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聚力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建立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当前,长江经济带初步形成多层次协商合作机制和规划体系,致力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协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领作用,多次组织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会议、专题会议。覆盖全流域的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全面建立,一体化市场体系加速形成。其中,长江下游沪、苏、浙、皖四省市已建立“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的合作协调机制。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