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党建

“两论”的写作背景、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报告人:刘志兵 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教授
简 介:《实践论》《矛盾论》分别从实践和矛盾的范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中国化的论述,成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国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经典,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
总播放:306588
发布时间:2017-09-21 11:58
  •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历史经验写出来的。[文稿][课件][完整报告]

  • 《实践论》《矛盾论》分别从实践和矛盾的范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中国化的论述,成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国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稿][课件][完整报告]

  • 毛泽东同志的这两篇哲学著作,虽然写作于80年前,但是它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我们今天学习这两篇著作,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文稿][课件][完整报告]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文稿][课件][完整报告]

  • 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文稿][课件][完整报告]

     

    刘志兵 国防大学军队党史党建研究中心教授

    刘志兵 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副教授

    点此观看完整报告

    点此观看高端论述

    点此观看课件

    《实践论》《矛盾论》(简称“两论”)是我党哲学史上两篇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集中体现了党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在毛泽东同志发表《实践论》《矛盾论》8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学习这两篇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思考其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梦想的现实启示。

    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说,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主要有以下四个背景:

    (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争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标志,西方世界走向工业化、生产力高速发展,中国因为落后的思想和制度,错失转型的机遇,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从此,中国人民就面临着一个沉重的历史课题——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四处寻找救国救民的理论和道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了、戊戌变法失败了、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一次次的尝试,付出的是血的代价,得到的是深刻的惨痛教训:在当时的中国,王朝封建主义、封建改良主义、君主立宪资本主义、民主共和资本主义等思想和道路,从根本上在中国都是走不通的。正是在“诸路皆走不通”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有志之士在黑暗中看到了远方的灯塔,有了新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送进中国来了,但是,中国人如何看待和接纳马克思主义呢?这又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的思想处在一个大解放的时期,各种新思潮泥沙俱下。被中国人当作新思潮传播的社会主义学说同样也是十分庞杂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被称为“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如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互助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伯恩施坦主义等。绝大多数的进步青年当时对社会主义只是抱着一种朦胧的向往。他们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了解,如同“隔着纱窗看晓雾”,并不十分清晰。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发生分化,出现了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论争。如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改良主义,劝说人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这场“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一次中国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需要革命的论争。

    继“问题”与“主义”之争后,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还发生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论争。张东荪、梁启超等人认为:中国经济落后,大多数人民无知识,“绝对不能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也不能建立共产党。与胡适不同,他们并不否认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压迫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但他们认为:中国唯一的病症是穷,救治的办法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发展实业。这场论争从本质上说,是一次关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社会革命还是实行社会改良、需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论争。

    五四”时期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第一场交锋。在论争过程中,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立志改造中国社会的进步青年,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扎根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土壤。

    尽管这时候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很有成效,但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接受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带有着明显的幼稚性、机械性,主要表现: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还处于零星的翻译层面;二是多为通俗的普及读物;三是作为政治思想理论简单介绍而没有中国的实践经验。这样,大多数人因为既没有条件直接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不能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又因为缺乏在中国的实践经验,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深不透,因而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理论脱离实际的弱点。他们在学到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后,就积极投身到实际斗争中去。这是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犯教条主义的一个原因。

    可见,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就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与各种思潮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这些论争加深了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这为毛泽东同志撰写《实践论》《矛盾论》提供了思想文化土壤。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