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用好“狮子型”干部
充分发挥“狮子型”干部的作用和优势,是“狮子型”干部管理的重要环节。鉴于这类干部的特殊能力和素质要求,应该优先把政治立场强、能够驾驭全局、敢抓敢管的“狮子型”干部,配备到工作基础薄弱、历史包袱沉重、矛盾困难突出的一把手岗位上来,让“狮子型”干部在一线岗位攻坚克难,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并起到先锋表率和示范作用,带动全局工作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加强工作条件保障,注重建立配套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以工作实绩为基础,做到考核明确、奖罚分明,让“狮子型”干部在艰苦环境中磨练的同时,工作有目标、事业有动力、发展有奔头。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狮子型”干部的工作作风必然是打破常规、敢闯敢试,对现有固化的利益格局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矛盾敢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结果必然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可能会招致忌妒报复,引起强烈的反弹和阻挠。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中,也不免会犯错误,容易对群众造成“误伤”,引起舆论指责和反对。一些作风正派、想干事敢担当的干部,难免会担心动作“太猛”被人告状、怕不小心出错被人揪住不放,因而不得不顾及政治生态的影响。
有鉴于此,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容错机制和支持改革的舆论环境,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形成一个激励干事、包容失误、鼓励担当的制度环境。对此,各级党政部门在出台一系列问责制度的同时,应细化激励干事、包容失误、鼓励担当的容错机制,对承担改革攻坚重任的干部,赋予必要的“试错权”和容错空间,切实保护干部改革积极性。对因改革而得罪人、被诬陷举报的干部,要及时甄别核查并澄清事实。各级组织部门应对狮子型干部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对狮子型干部不求全责备,做到科学识人、准确用人,积极引导舆论导向,让狮子型干部解除后顾之忧,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如何约束好“狮子型”干部
充分信任“狮子型”干部,让他们在工作中独挡一面,并不意味着对错误纵容包庇、放手不管。信任和放手是针对“狮子型”干部在艰苦环境下开展工作而言的,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约束好“狮子型”干部既是对权力私用的一种限制,也是对这类稀缺性干部资源的爱护,是对“忠诚、干净、担当”干部原则的坚持和贯彻。
正确处理信任和约束之间的关系,是探索新型干部选拔任用导向是否成功的基础,是衡量“狮子型”干部模式最终取得实效和认同的关键。培养“狮子型”干部,既要鼓励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肯定他们攻坚克难的工作实绩,还要充分警惕“权力腐败”的可能性。“狮子型”干部与循吏、庸吏相比,往往更容易做出“实绩”,但也难免会个性张扬、居功自傲,偏离思想航线和廉政操守。因此,在改革创新实践中,既要对“狮子型”干部加强教育、善意提醒,也要严把制度红线,监督和约束好干部的行为,避免能力强、有闯劲的“狮子型”干部滑入违纪违法的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讲,“严管”也是对干部的“厚爱”。唯有把信任和约束有效结合,才能使 “狮子型”干部心无旁骛、坚守底线,在改革攻坚的大潮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