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岩:《西游记》的三重面纱——从文本细读探究小说意旨(2)

摘要:近代以来,鲁迅和胡适引导确立了我们研究《西游记》的思维方式,即从文学角度去解读。王德岩教授通过揭开表象回归到文本本身,从生命隐喻层面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文化解读方式。唐僧与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不是一回事?西游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取经吗?《西游记》真的如大家所想是一部佛教小说吗?看王德岩教授如何抽丝剥茧,揭开《西游记》的三重面纱。

二、从文化角度解读,揭开笼罩在《西游记》上的三层面纱

要好好理解《西游记》,首先要揭去笼罩在上面的三层面纱。

第一层历史上玄奘法师西游与《西游记》中唐僧西游是不是一回事?很明显,《西游记》取材于《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载的玄奘法师西游的真实历史事件。但除了这个框架以外,两者之间的相似度低到几乎没有。甚至,不知道玄奘法师西游的人反而能更好地理解《西游记》里面的唐三藏。玄奘法师的弟子辩机撰写了《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玄奘整个西游的过程,这本书后来由季羡林先生牵头作注,非常值得一读。书中内容朴实,因是佛教徒所作,也记载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神奇事物。除此之外,三藏法师的另外两名弟子著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再加上《唐书》记载,三者结合,我们基本可以了解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西游又具有哪些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玄奘法师的西游是一个主动求真理、求知、解惑的过程。他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发现佛法中存在很多矛盾,求遍了老师也解决不了,所以他很困惑,于是发愿西游,这是他内在地的求真理的一个动机,要追求佛法的真谛。第二个特征是他的出游是主动的、个人化的。当年他出游的时候接近边境,人家不让他出去,不给他发“护照”,用今天的话来讲,唐僧属于“偷渡”,他买通了那个官员,然后偷渡了出去。按说他回来的时候,如果没有被赦免,是可以直接抓到监狱里面去的。这是他西天取经,求真理、求真谛的又一个动机。当然,唐玄奘想求的最基本的东西非常明确,是当时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也是他完成取经大业后翻译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瑜珈师地论》,这是唯实派里面从根到顶一步步地讲人们怎么修持的非常了不起的著作。

综上所述,历史上西游的玄奘法师是一位高僧,一个寻求人生佛法真谛的人,他自发地、主动地、百折不回地去取经。第一,没有外方的邀请,没有纳兰陀寺给他发一个访学邀请,说你可以到我这儿来访学;第二,没有国家委派,甚至没有通关文碟;第三,玄奘法师抵达西域之后,学遍了当时印度各个邦国的所有理论。他在当时印度的无遮大会中横扫一切辩手,被印度人奉为大乘天,是了不起的顶级的人。后来他返唐时,印度人特意派人护送,并送给他大象以及很多很多的经书。因此,无论从人格上、智慧上、学问上还是求知的渴望上看,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奘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化英雄。他的人格近乎完美,智慧非比寻常,是很忘我的一个形象。

由此可见,《西游记》里面的唐三藏除了也被称为唐僧以外,几乎跟历史上玄奘法师的形象没有一点关系。《西游记》里对唐三藏的形象塑造实际上是一曲凡人歌。唐僧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凡夫俗子,肉眼凡胎,而且带有凡人最脆弱的情感。国外一个非常优秀的《西游记》英译版本,其译者余国藩先生在序言里有一段话,是描写唐僧形象的,概括得非常好:“唐僧这个人不苟言笑,一派正经,但是并不坚强,心智很迟钝,对事情缺乏观察力,脾气又很暴躁。”一般心智迟钝的人脾气会慢一些、好一些,他还脾气暴躁,道德也不恢弘,因此性格就冥顽不灵。虽然是出家人,但却贪图安逸。出家人本来有很多戒律,不能享乐,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八戒,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前五戒外,还有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不非时食。然而唐僧在西游路上但凡累了、饿了就会呼唤孙悟空去打饭,一直催促着说,你一个跟头就出去找到吃的了,可怜我在这儿受寒风冻等等,经常抱怨,一点也不能忍耐。而且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哪个地方刮了一阵风,哪个地方多了片云彩,就是噤若寒蝉。另外,唐僧还没有判断力,任何一点无稽之谈,任何一点毁谤他就会勃然变色,信心全失,连猪八戒这样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都能把他说动。尽管唐僧几乎体现了凡人的一切的弱点,但是他有两个优点,也是我们凡人大都具有的。第一,他心很软,虽然判断力不强,但是很慈悲;第二,作为一个僧人,他从始至终抵抗住了美色的诱惑。这两点是他最大的优点。

作为一种文学形象的唐僧,实际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凡人,毫无文化英雄的气概和舍身求法的精神,也基本上没有太多对于佛法的内在渴望。我们读《西游记》的时候要注意到,《西游记》里面的唐僧身上有三个人的影子,他其实可以做三个人,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方向。第一就是历史上的文化英雄,毕竟这是小说的框架,他的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第二个就是如来的弟子。唐僧其实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的转世,因为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打盹儿,让老师一脚踹下凡间。第三,大唐的宗教领袖,唐王的御弟。这些重大的责任落到一个凡人的身上,但是唐僧一点也想不起他身上那个文化英雄的气概来,也想不起他是如来的弟子来。明明很多人告诉他,他是如来的弟子,他从来不听,也不承认,也不往心里去,该害怕照样害怕。观世音给唐僧送袈裟和锡杖的时候明确说明,因为是如来送的宝贝,使用以后可以不堕轮回、不受伤害,这一点,他听而不闻,坚决不信。明明好多次菩萨派去保护他的人已经现身,明明知道周围有六丁六甲、三千揭谛在保护他,但遇到威胁甚至任意的风吹草动时,他仍然要害怕。

那么《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有那么多可取的角色,为什么偏偏被塑造成了一个凡人呢?这必须通过文化解读才能解释。《西游记》的作者给了唐三藏一个与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完全不同的全新角色、形象和定位,我们一定要把他们区分开来。周星弛电影《大话西游》里的唐僧是比较合乎《西游记》中唐僧的凡人形象的,每次出现都会惹人厌烦,但是越看越耐琢磨,看过以后,很多人都能让你联想到唐僧,可能是你的老师、你的父母,唐僧由此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抹不去的形象。而86版的《西游记》,因为我们还没有从英雄传奇的整体美学风格上走出来,则在一定程度上把唐僧美化了。因此大家要理解《西游记》里面的唐僧,一定要去掉历史上《大唐西域记》里玄奘法师对我们的影响,从一个有血有肉、贪生怕死、肉眼凡胎的形象出发,来理解《西游记》里的唐僧。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