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胡仕胜:中印关系中的贸易因素(8)

第二个是劳动力流不畅。印度是一个种姓制度非常严格的国家,而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世袭制。在印度传统社会,要想跨行就业,具有较高风险,很可能遭到所跨的那个领域的就业人员的反对,甚至是暴力反对。种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不同种姓的劳动力之间的流通、交流,抑制了产业化的发展。

那么IT领域为什么在印度发展得那么快呢?因为在IT领域不存在种姓制度的限制,在过去的古书上也没有这个种姓。但是由于种姓制度深入骨髓,已经变成印度社会的一种潜意识,所以不管在什么行业,高等种姓和低等种姓之间总存在一定的隔阂,而低等种姓的人所面临的生产生活环境相对来讲就不是那么愉悦。为什么印度的IT人才很多到美国硅谷去发展?因为没有种姓制度的禁锢,人才的创造力会大爆发。

另外,印度的劳工法律对资本家非常苛刻。比如1982年修改的劳工法规定,任何一个工厂主如果招工人数超过了100人,那么一旦这个工厂出现破产的状况,工厂主想要解雇这些工人就非常不容易,解雇任何一个雇员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批准。而任何一个地方的政府都是民选政府,所以如果政府要批准工厂主解雇工人的话,工会就会闹事,工会闹事就会影响到选举。

在莫迪改革之前,联邦政府层级至少有55个劳工保障法律,各个邦的政府又规定了150多个劳工法律。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制造业的就业工人中,有87%的工人就业于生产规模不到10个人的小作坊。这样的小作坊没法扩大规模,也不敢扩大规模。

由于企业很难破产,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出现了很多僵尸工厂、僵尸企业。这些企业一分钱的东西都不生产,但是工人照常上班,照常打扫办公室,每天看报纸、泡茶、擦试机器,出勤率非常高。那钱从哪里来?工资从哪里来?政府补贴!这也变相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第三个是土地流不畅。印度是土地私有制。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建成后,修建机场到市内的高速公路用了十年的时间。因为在私有的土地上,你动一棵树、一盆花,都有可能要走司法程序,土地拥有者如果坐地起价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土地的私有属性也使得政府很难有一些作为。政府当然也拥有土地,但大部分是偏僻的、贫瘠的,而且连不成片。中国的万达集团想要在印度的哈里亚纳邦投资建设新产业园,简直太难了,因为找不到一大块完整的土地。这样的土地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的大规模生产。

为什么中国的产品价廉物美?因为有规模效应。而要想实现规模效应,很大程度上需要劳动力的流畅,土地也要便宜,而且方便获取。

由于物资流不畅、劳动力流不畅、土地流不畅,就必然会导致资本流不畅。很多印度的财团都不愿意在印度投资,而更愿意到国际市场投资,很多印度大财团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强的。

总之,印度制造业的不发达和它的“四流不畅”是密切相关的,要想改变现状,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莫迪的新政能够顺风顺水,那么印度的制造业就有可能振兴起来。土地,土地法要改革;劳动力,劳工法要改革。2017年7月1日,印度正式实施了自独立建国以来最大的税制改革——GST税改,也就是商品与服务税的改革,这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税法统一的市场。

过去的印度市场,由于联邦制的原因,每一邦都有各自的市场,条块分割非常厉害,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物资流通。当然,莫迪政府是有政治基础的。在印度议会里,印度人民党是个大党,所以就通过强势的政治地位推动了GST的实施。

假设说莫迪的改革顺利推进,大规模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对中印贸易会有什么影响呢?中印贸易失衡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进一步拉大。为什么?因为大型的机械设备、电子、机床、车床等,中国都能生产,而且价廉物美。如果印度要发电,改善电力短缺的状况,为什么会乐于从中国进口电力生产设备呢?因为便宜。中国的电力设备甚至比印度本土生产的电力设备价格还要便宜25%,比德国、日本的就便宜得更多了,而且中国产品的质量也是过关的。所以说只要印度发展基础设施,就必然会更大规模地从中国进口产品,由此可以想见,贸易失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可是一旦印度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了,制造业慢慢发展起来了,出口能力不断增加了,中印贸易失衡的状况就会慢慢地平衡。当然这种平衡也是相对而言的。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