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林:古琴的历史地位

摘要: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时文人心中视琴为高雅的代表,也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

QQ截图20170913153857

杨天林 北大新世纪传统文化发展中心古琴文化发展部副主任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古琴和士阶层关系是众所周知的古人每天都要弹琴,在他们心中,古琴是士或者读书人的专用乐器。其实伏羲制琴的时候,琴还没有很明确的定位是给读书人弹的,直到春秋战国随着士阶层的崛起,琴和士才有了密切的联系,到了魏晋时期,琴便脱离了民间,成为了上流社会的社交型乐器。

自从古琴成为读书人和上流社会所专属的乐器之后,它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单纯的乐器变成了八音之首、四艺之首,成为了一种礼器与法器。士与琴的紧密结合,使琴文化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士也把士文化的约束思想带到了琴之中,所以,伴随着士阶层的衰落,琴最后也随之衰落了。

琴在原始时期的记载是不可查的,因为那时没有文字记载。对古琴的最早记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左传》《韩非子》中。那时的古琴是还全民乐器,民间和宫廷都有。那么是谁把琴这种乐器往文人阶级推广的呢?最早是孔子。随着士阶层地位的不断提升,古琴的地位也开始慢慢的提升。到了汉代古琴有了八音广博、琴德最优的说法。虽然那时还没有确定古琴在乐器界的绝对地位,但可以感觉到古琴在乐器中的地位已经明显的高于其他乐器了。

在《新论·琴道》中有这样的记载,“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其中禁的意思是自我约束,这个约束不光是不去做坏事,还包括:尊师重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等。《琴操》里记载,“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御邪辟,防心淫,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这说明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的乐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古琴的功能已经开始多元化了,它不再是单纯的乐器了,它具有了约束力,开始表达了一种修身养性的意志。从这个时候开始,古琴为以后成为礼器打下了基础。

说到古琴的约束力,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红楼梦》第八十六回中,贾宝玉知道林黛玉会弹琴后,就要求她给贾宝玉的妹妹弹一首,林黛玉当时不想弹,找了个理由推托了。林黛玉说:“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平和,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这段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林黛玉弹琴是要沐浴更衣的,要挑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要焚香静坐,把心态调整到最佳才能弹琴。这里一方面是对贾宝玉妹妹的推托,另一方面更表达了古人对琴的敬重。我们知道《红楼梦》这部小说讲的是清朝的事,其实到了明清时期,古琴已经上升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了。在《红楼梦》里林黛玉还说过这么一句话,“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圣人之器说的就是古琴。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