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渊源及历史变迁:一方四合静涵天地(2)

四合院的渊源及历史变迁:一方四合静涵天地(2)

摘要:珍视历史文脉、重视城市个性、弘扬中国风格,习总书记为我国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观天下”栏目围绕中国建筑进行策划,聚焦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优秀建筑作品,深刻剖析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对于成就经典建筑的重要意义。

布 局

北京始建于3000多年前的周朝初年。后世历经演变,辽代以此为南京,金朝定为中都。元代建大都,明代改建北京,清代、民国因之。自元代以来,城内的居民住宅均采用四合院的形式。

北京四合院格局都很方正,除了少数斜街上的宅子以外,大多呈长方形平面,其中所有的建筑都采用正朝向,也就是根据各自位置的不同,分别朝向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最多略偏1—2度,不像南方很多地区的住宅,偏斜朝向灵活多变。

封闭的外墙和内部的重重隔墙,给住在四合院中的人们带来安全感。层层隔墙也进一步限定了不同庭院的性质,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

一个单院落的标准四合院由不同位置的单幢房屋组成。大门通常采用一间门屋的形式,设在东南角位置。院子接近正方形,北面是三间正房,南面三间房名为“倒座”,与正房相对,院子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厢房。有时候,正房两端还带有两个很小的房子,称作“耳房”。

绝大多数单体房屋都是简单的双坡顶硬山建筑,木结构平房,正面开门窗,后面和两侧设墙壁,内部分成若干“间”,每间面积15—25平方米。“间”是房屋空间的基本单位,古代所有的房屋买卖契约都必须注明“间”的数量。打个比方来说,“间”就相当于细胞,房屋相当于器官,整个院落犹如人体的化身:北房是头,耳房是耳朵,两厢是臂膀,南面的倒座则相当于手。有时用一圈廊子把这些房屋串联起来,就称“抄手游廊”。

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对一户中等人家来说,已经是很理想的生活环境了。家庭成员根据地位的高低住在不同方位。家长住北房,兄长住东厢房,弟弟住西厢房,幼年的女儿可以随父母身边或住在耳房,南房安置厨房、储藏室以及仆人卧室。四合院通常没有专门的卫生间、浴室和餐厅。每幢房屋的中央一间兼作起居厅,父母所住的北房中厅可以是全家聚会、用餐的地方。从四合院中的布局,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各座建筑分属家长、子女、仆佣等不同的成员,通过位置和朝向体现了不同的等级差别,又连接为统一的整体,尊卑有序,具有很强的伦理特性。

四合院所有建筑对外几乎不开窗,墙面封闭,门窗都面朝内院。全家真正的共享空间是庭院本身,自成一方天地,在此互相交流。遇到特殊的喜庆日子,会在庭院中搭建临时的棚子来招待亲友。庭院中通常对称种植两株海棠或石榴、丁香,布置假山石、鱼缸,形成园林化的小景,老北京所谓“天棚鱼缸石榴树”,描绘的正是充满情趣的四合院景致。

北京四合院具有很多优良的物理特性,又充满人情味,特别适合北京地区的日常生活。院落尺度宽敞,日照充足,大部分房屋都可以获得很好的采光;四面围合的内院形成了一个自我平衡的小环境,按老北京的话说,是含有“内气”,既隔绝了街上的尘嚣,又保证内部通风流畅。厚重的院墙和屋墙具有很强的保温和隔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冬天的严寒和夏天的酷热。在这里,古人通过自然朴素的方法塑造出高度舒适的人居环境,显示出令人赞叹的智慧。

四合院在单院落的基础上可以向纵横两个方向扩充,比如增加一个前院,就成为一个两进四合院,狭长的前院是对外服务的过渡性空间,宽阔的后院才是家庭内部生活的重心。两个院子之间设有一道垂花门。垂花门是内外院落之间的标志,外人轻易不能进入内院,家中的女性轻易也不出内院。旧时说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个“二门”就是指的垂花门。倒座房靠近大门的一个房间通常用作门房,其他房间主要用来作接待室、客房、私塾教师用房或仆人用房。

在两进四合院基础上,北边再加一个院子,就成三进四合院,总长度在50—60米,恰好与北京城内很多地区两条胡同之间的距离相等,前面的大门和最后面的后门可以分别临南北两条胡同。除了设置前院和内院之外,多出一个狭长的后院,其最北面排列一长溜后罩房,主要用作后勤辅助用房与佣人用房。这样的一座三进四合院,功能已经非常完善了,是中上层人家的生活场所。

按照这样的模式继续扩展,可以形成更大规模的四合院。常见的方式是在纵向上再插入一到数个内院,总数可以达到五进、六进乃至七进之多。这样的深宅大院可以出现更多的变化,有的设两重垂花门,有的内院只设正房而不设厢房和耳房,显得更为宽敞。横向也可以增加并列的成组院落,还可以带花园。总之,院子越多,表示财富越多、人口越多,家庭结构也越复杂。

位于东城黄米胡同的退职河道总督麟庆的住宅,是清代四合院的重要实例。这座宅子占地面积比较大,其中一多半是花园。全家主要住中央的一个四合院中,主人和两个儿子分别住在正房和东西厢房,东边的一组院子完全是祭祀空间。麟庆去世后,长子崇实搬进正房。后来人口增加了,弟弟崇厚全家就搬到新买的另一处四合院去了。

变 迁

20世纪上半叶,四合院的空间模式传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有的方位观念弱化了,布局更加灵活了,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生活设施。

曹禺的话剧《北京人》中,就描写了一个民国时期的北京家庭——辈分最高的家长老太爷、老太太住北房,下一代的大爷、大奶奶住西厢房,东厢房留给保姆、奶妈带着小孩住,这已与清代的居住方式略有不同。

1924年,鲁迅在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三条胡同买下一个老四合院,并亲自画出设计图,对全院进行改造。这是一个不大的四合院,院南临胡同建一排五间倒座房,最东侧一间开设了一个砖砌的拱门作入口。倒座房的其余四间用作接待室;东厢房两间为女佣房,西厢房两间为厨房。正房三间,明间为起居厅,东西次间分别为鲁迅母亲和妻子的卧室。特别之处在于:正房的北侧专门接出一间平顶小屋,被鲁迅称为“老虎尾巴”,面积只有9平方米,却是他的书房兼卧室。整所住宅不再强调方位,而是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需要作了灵活的安排。古代四合院极少这样的情况。

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北京城内人口增加,四合院开始由多户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家分住,空间变得比较拥挤。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如今北京保存下来的原汁原味的老四合院并不多了,弥足珍贵。近几十年来,对传统四合院的保护日渐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南锣鼓巷、什刹海、西四等以四合院为主体的历史街区,都得到较好的整体性保护。一些工程项目在保留四合院格局、外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与现代生活的兼容,做了许多可贵的探索,如在四合院内部作现代化设施改造,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与以前相比,都有巨大提升。

作为一种优秀的民居类型,北京四合院从施工建造到装修布置,从风水选址到栽花种草,都反映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对今天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珍爱四合院,保护四合院,把这些珍贵的建筑及其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每一个热爱古都的人的共同责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