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答了时代的“历史之问”
面对20世纪末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剧变,以及21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可谓跌宕起伏。欧洲民主社会主义运动被迫调整、转型甚至分裂重组,现今依然在迷茫中摸索着发展方向;拉美社会主义运动曾一度风生水起,但当不断遭遇世界经济危机打击和国际霸权主义势力打压后,风头已然不再。从现实意义上看,社会主义只有发展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僵化、封闭的社会主义,势必被淹没在世界历史的漩涡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社会主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守革命传统,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等一系列关系,并持续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我们在理论上科学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源流关系,深化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准确把握国家发展的方向,适时调控国家发展速度,协调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持续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懈地奋斗和努力,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得出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之问”的科学回答。
回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可知,马克思主义尚在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和全球扩张的条件下,就回答了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问题,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落后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问题,基于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新飞跃。面对历史交给我们的问题,如何在21世纪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当今时代,仍然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给出了解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从现实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不一致,也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片面强调某一结构性的社会主义发展特征。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等发展要素,在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本质和功能的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中国内涵和价值。可以说,中国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精彩回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