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高志前:十九大指明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前进方向(7)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关于原创能力问题。中国已具备很强的反求工程能力,国外能做出来的,我们也能做出来;国外想得到,做不出来的,我们能做出来;国外想不到的,我们还能做出来。与过去相比,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大大缩小,有些领域和产业甚至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可能需要追赶十年或是更长时间,因为这一步前后不仅是质量之差,还是数量之差。另外,我国一些研究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意味着前无道路、后有追兵。为继续保持我国在一些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需要更多的投入、更长时间的积累以及更多的献身精神。

关于研发投入结构问题。中国的科研经费支出总量很大,但却存在结构问题。在中国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5.2%,与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注意,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的较高比重投入已有半个多世纪,这成为他们的一个传统。

关于研发投入结构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来源问题。我国主要靠国家投入,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在投入,但数量并不多。而发达国家尽管国家也在投入,但更多的是靠企业和社会投入。

创新评价指标问题。现在讲创新业绩,首先还是看产值和税收。但实际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创新对传统产业转型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对就业和提高人民获得感的贡献,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关注创新企业的成长。特别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创新中心,更要把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竞争力放在首位。

当前,我国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这是中国的国情。所以,我们的GDP如何更好地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是一个大问题。据报道,北京2016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GDP的6%,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如果这样简单比较的话可能会产生误导效果,认为北京的创新投入水平不错了。实际上,作为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来说,北京这样的投入水平远远不够。因为国外大企业的创新投入比重通常在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的水平。有时国外一个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等于我们一个行业的研发投入,而且还有企业研发效率问题。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仅要提供原创的创新技术,还要作为创新的龙头去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建设。这些都应该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指标。

还有一个是创新人才的激励问题。中国这些年取得许多重要创新,科技人员的奉献牺牲精神起了重要作用,这么大规模的科技人员奉献,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从上世纪50年代研制“两弹一星”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国之重器,研发人员为国献身的感人事迹比比皆是。随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大,改革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还有待于改革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对科技人员的政策,既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更要注重充分发挥改革红利的作用,要建立高效的、人性化的创新人才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