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重跃:战国时代的历史巨变(5)

摘要: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不曾停歇,风云人物辈出、局势跌宕变幻莫测。在这一时期,我国奴隶社会走向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战国承春秋乱世,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那么,战国时期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哪些变化呢?敬请关注本期精彩内容。

第二,在政治上,战国时期天下的形势是,七雄为主的诸侯国纷纷称王。春秋时期延续着周代的传统,有霸政,口号是“尊王攘夷”,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只有一个王。战国时期,诸侯自己称王了,称王意味着他要统治天下。七雄都称王,都要统治天下,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兼并战争,消灭对方让自己来统一天下。而春秋时期却实行“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一般情况下,战争不以消灭对方为目的,尤其是同宗姻亲的诸侯国之间。

那么,诸侯国的政治问题是什么?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新旧势力的斗争。旧势力是与王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贵族,新势力是代表君主集权统一的群体。七国都有这种矛盾,其中问题最严重的是韩国。它的问题是什么呢?它的问题就是没有解决好君主集权问题,“重人”当道。“重人”就是国君的兄弟,最亲近的贵族。“重人”掌权而君主没办法管理他们,不得不把很多权力交给他们,使自己处于弱势。这一点是最让韩非痛心的。用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韩国的矛盾,就是“上下一日百战”,这句话据说是黄帝说的。在韩非看来,这句话最能代表现实的问题。在他看来,韩国的现实问题就是上级和下级之间一日百战,处于永不停歇的矛盾和战斗之中。他对于韩国的政治现实很痛心,经常给国君写信要求改革,但是没有得到重视,于是他把自己的悲愤情绪写成了一篇篇文章。大体上,韩非面对的历史小背景就是这些,而他的思想也是围绕这些问题,尤其是“上下一日百战”的问题而展开的。

关于韩非的历史记载并不多,但仍然可从只言片语的材料中看出最核心的问题。韩非是韩国的公子,所谓公子就是诸侯的儿子,因为战国时期诸侯已经称王了,他就是王子。中国古代君主王室实行媵妾制,正妻生的儿子叫嫡子,其他妃子、夫人甚至没有身份的妇女生的叫庶子,韩非就是一位庶子。显然,他在王室里面虽然是王子,但不处于核心位置,可是韩非的学问和思想水平却相当高。有公子的身份,不在核心,却又有才能、有学识、有思想,所以他的处境不会太好。司马迁说他为人口吃,不善道说,也就是口语表达不太顺畅。据心理学家研究,大思想家、学问家往往有口语表达并不太好的情况。人类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

据说韩非子的老师是儒家大师荀子,韩非子和李斯是同学,李斯后来在秦国得到重用。司马迁说:“李斯自知不如韩非。”李斯是楚国平民,经过努力学习在秦国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他却“自知不如韩非”,这句话耐人寻味。

韩非当时在国内写了很多文章,一些文章流传到了秦国,秦国君主秦王嬴政读到韩非的《孤愤》《五蠹》之后,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孤愤》说的是什么呢?孤单的“孤”,愤慨的“愤”,这两个字就足以说明韩非所在的险恶环境:一面是国弱,两三年就遭遇一次大的外敌入侵,北面是赵国,东面是魏国,南面是楚国,西面是秦国;另一面,自己以公子的身份生活在险恶的宫廷,不断提意见却得不到重用。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什么心情?所以《孤愤》不用看内容,就能想象到是有多么压抑。

那么,秦王嬴政为什么对《孤愤》这么感兴趣呢?难道他也被外界压制吗?嬴政小时候,其父亲在赵国当人质,人家说他叫赵政,这时候他有孤愤。当了秦国的国王之后,他就没有孤愤了吗?恐怕也是有的。所以他对韩非的《孤愤》应该是有共鸣的。韩非在《五蠹》中指出,有五种人妨碍君主集权,妨碍国家强大。秦王嬴政作为国君,对韩非的这个观点应该是认同的,因为他也在极力加强集权。所以秦王嬴政看到这两篇文章时感慨:“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