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自信从哪里来?(2)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自信从哪里来?(2)

摘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完成了“三大革命”,取得了“三大历史贡献”,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自信,来自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持续攀升,成为如今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优势和旺盛生命力;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在世界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事实胜于雄辩。96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受尽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为何能实现这样令人惊叹的“华丽转身”?成功固然有很多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不论是在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中,抑或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潮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辉煌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团结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自信,来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并坚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立足中国实际、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基因、又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并孕育了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时代先进文化,也是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代文明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正是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因此,中国共产党是由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民族复兴,既包括硬实力的崛起,也包括软实力的提升。没有软实力的复兴,不是真正的复兴,也难以得到世界真正的认同。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为实现中国梦构筑国家精神。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将社会主流精神和价值观树立起来作为中流砥柱,用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避免多元文化造成社会紊乱的自觉行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传统和根本,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在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不断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果没有文化自信,一味自我否定、妄自菲薄,必将丧失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只有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