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文化带——八百烽燧名关险隘

长城文化带——八百烽燧名关险隘

摘要:在北京三个文化带中,长城文化带因历史久远,在开发中目前属于最完善的。

在北京三个文化带中,长城文化带因历史久远,在开发中目前属于最完善的。

对于北京段长城来说,虽然史料记载始建于北齐,但大规模修建则是在明代。全长573公里,沿线有800多座敌台烽燧,71个关口,8座营盘,是整个长城沿线保留相对最完整形制最美气象最大的一段。从地理位置来说,北京段长城东起平谷,西至门头沟途经北京六区,目前按照文化带的规划,也基本分为“八达岭—居庸关段”、“九眼楼—慕田峪段”、“古北口—司马台段”、“红石门段”四个组团。

从旅游角度来说,长城一直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不到长城非好汉”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有统计称,北京长城段目前已开放17处左右,其中八达岭长城为国家5A级景区,其余还有4处为国家级4A级景区。作为古代军事的防御工程,长城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标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所以未来北京市计划用5-10年时间,使长城成为北京北部的历史文化体验带和生态环境保护带。

古迹精华

八达岭长城 最早开放的明长城

作为北京重要的风景名胜,很多中外名人都会慕名来到首都参观长城。而这些人参观的长城,大多为最知名的八达岭长城。这也是北京长城段中目前唯一的5A级旅游风景区,更是全国首批进入这个名单的历史古迹。

八达岭长城也是明长城中向游人最早开放的地段,是目前北京名声最响的长城,从古时开始,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长安客话》中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悠久的历史、宏伟的建筑、丰富的文化、壮观的景色,让其也获得了“名关险隘之首”的称号。这里也不断被国家赋予更多荣誉。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代表万里长城接受了《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慕田峪长城 有着“独秀”的美誉

几乎每一段长城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悠久历史,在北京除了八达岭长城外,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位于怀柔慕田峪村,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的慕田峪长城,这里同样也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

这里最有名的,是其拥有独特风格的长城建筑结构,三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在整个长城中都算是比较罕见的。

1986年慕田峪长城旅游区试开放,当年即入选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对于这里的美誉,在中外游客口中一直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说法。这里似乎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景色,有人夸赞这里春季群芳争妍,山花烂漫;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红叶漫山,果实累累;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箭扣长城 北京“最险”的长城

随着游客对长城的理解愈发深入,越来越多人开始试图挖掘更多历史气息浓厚的长城。而位于京郊怀柔区西北的八道河乡境内,距怀柔县城约30公里的箭扣长城,也很快成为长城爱好者青睐的新地点。

箭扣长城海拔1141米,位于三岔口东段,西通嘉峪关,东达山海关,西南则连接八达岭、居庸关等。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很多人喜欢箭扣长城,因为这里被称为是北京“最险峻、雄奇”的长城,这里自然风化严重,没有任何人工修饰,自牛犄角边、南大楼、鬼门关、东西缩脖楼、东西油篓顶,箭扣梁、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北京结到九眼楼(望京楼)绵延20多公里,充分展现了长城的惊、险、奇、特、绝,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的长城景观。

红石门长城 俗称“一脚踏三省”

说到北京长城的起点,红石门长城是平谷境内的第一段长城,也是明代长城进入北京境内的起点。红石门长城则有一座最著名的敌楼,是明长城东向西进入北京的第一个敌楼,敌楼之上有一块京津冀三地界碑,俗称“一脚踏三省”。

作为北京长城的最东端,红石门长城也是一道石质长城,由“条石修筑城墩,乱石垒砌城墙”。正是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座距市区约110公里的长城,吸引着京津冀周边大批登山和长城旅游爱好者慕名前来。

这里西与将军关相连,具有颇丰厚的文化遗产,群山环抱处有平谷盆地的巨大豁口,据说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段长城脚下的红石门风俗村,同样具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光景,为长城提供了更为厚重的人文历史价值。

■长城的那些名关

其实长城之所以历史价值深厚,各个著名军事关口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古时这些关口都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著称,在历朝历代保卫战役中作出巨大贡献。

长城上著名的关口数不胜数,如九眼楼,位于怀柔雁栖镇与延庆四海镇交界的火焰山上,号称万里长城第一楼,因楼每面有9个箭窗,故而得名。又因所处火焰山顶部海拔1141米,山势高峻,晴天可望到京城,故也称望京楼。登上九眼楼,箭扣、北京结、慕田峪尽收眼底。

此外,黄花城关东连怀柔,西接延庆,北通内蒙古高原东部,南守昌平明皇陵,是北京北部的战略要冲的城关。虽然今关口已所剩无几,但关城尚有座关门残存,能看出当年关城雄姿;明朝年间建成的撞道口关,也称“镇虏关”,是长城沿线的重要关隘,现在关城砖砌券门保存较好,南北两侧石匾额上书“撞道口”和“镇虏关”;白马关是明长城蓟镇关隘,位于北京市密云境内,据记载为明永乐年建,目前仅部分南墙和砖砌券拱南城门尚较好,门额上有石匾阴刻楷书白马关堡;河防口是明长城蓟镇重要关隘,亦称九谷口,因有九条山谷在这里汇集而得名,此关自古为极冲之地,今有丰宁通怀柔的国家主要公路由此经过。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