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坚定文化自信,走出西方意识形态的思想陷阱(2)

梁孝:坚定文化自信,走出西方意识形态的思想陷阱(2)

二、警惕西方社会科学中的“西方中心论”陷阱

社会科学并非是对社会的镜像反映,它有着建构特征。社会科学家的立场及其所关注的问题会形成特定的视角,这个视角会决定研究者选取的材料和理论的整体框架,它是社会科学研究成为可能的认识前提,并渗透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这就决定了在西方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西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视角,并在一定情况下有转化为西方中心论陷阱的可能。

社会科学家的视角会影响理论的建构,这是一个早已被发现并深入讨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就一直强调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阶级性就是认识的视角。在西方社会科学界有重要影响的马克斯·韦伯在20世纪初就深入探讨过社会科学的“价值关联”问题。他认为,社会科学必然涉及解释人类行为的目的,就此而言,它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一个价值的世界。人类行为纷繁复杂,不可能完全成为认识对象。只有在一定的价值视野中,所研究的社会的事实才会呈现出来,成为研究的材料,而不同的价值出发点则会关注不同的事实。社会科学家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构建理论。

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或者说价值前提还决定了社会科学的理论构建方向。视角不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框架、理论构架也会不同。例如, 马克思和迪尔凯姆是社会科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两个人立场不同,理论视角不同,关于社会危机的理论构建方向就完全不同。马克思从被压迫阶级出发, 力求世界革命化。他的社会科学首先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社会科学。他把资本主义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他的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他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二者不适应时,社会矛盾就激化,并会出现经济危机。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为新社会准备了条件。与此相反,迪尔凯姆则具有保守主义倾向,力图维护欧洲的现存秩序。在他的理论中, 社会是一个结构功能主义的有机体, 各个部分都是由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 并发挥自身的功能。社会的各个部分是和谐的, 危机是社会的一种“病态”,是社会的功能失调。这样,迪尔凯姆的理论方向就是要治愈这种功能失调。马克思和迪尔凯姆理论视角不同, 随之构建的理论框架也不同, 在理论中呈现的社会现实和救治社会疾病的药方也自然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社会科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急剧转变,逻辑实证主义风靡一时。价值中立原则成为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的视角问题(价值前提)被认为是一种错误,因为它混淆了“知识的语境”与“知识的内容”。逻辑实证主义认为,视角问题(价值前提)是科学活动的准备阶段,科学研究一旦开始,就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也就是说,视角问题只是社会科学研究真正开始前的准备阶段。这样一来,社会科学的视角问题及其与理论构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问题就被屏蔽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社会科学的大规模引入,价值中立的社会科学观也在我国发生了重要影响。这种社会科学观遮蔽了西方社会科学价值观及意识形态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坚定文化自信,错把西方社会科学视为价值中立的科学体系,那么,就会忽视西方社会科学的西方利益视角,忽视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以至于在接受西方社会科学时,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视角,不自觉地接受西方中心主义,在不知不觉间,站在西方的立场上,不自觉地用西方的眼光看问题,从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出发思考问题。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