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国有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路径

陈龙:国有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对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了战略部署。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实现发展目标,需要优化国有经济资源配置,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加快经济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国有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抑制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

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上的良好趋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增速高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如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进出口总额等,都处于合理区间,增长的态势更加稳固。经济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成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

但同时也应看到,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特别是国有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有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些国有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占据大量的国有经济资源,但却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国有企业杠杆率较高,一些企业非主业务扩展过度,降低了国有资源使用效率。国有企业杠杆率的攀升,有两个现象值得特别注意:一个是国有企业杠杆率迅速攀升与近些年国有企业非主营业务的快速扩张密切相关;另一个是近些年来地方国有企业的扩张速度快于央企。其二,一些“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占据大量的国有经济资源。数据显示,中央企业需要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两千多户,涉及数万亿的国有经济资源。其三,地方投融资平台迅速扩张,占据大量国有资源。近些年来,地方国有企业快速扩张主要是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扩张所致。这些投融资平台占据大量的信贷等国有经济资源。与其他一般国有企业相比,投融资平台大都不具备独立偿还能力,并且自2015年后其举债不再属于政府债务,致使这部分国有经济资源的流动性较弱,降低了其配置和使用效率。

国有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对当前稳定经济增长、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首先,不利于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利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主导力、控制力和全球竞争力,这要靠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实现,而不是靠“铺摊子”“扩业务”。“大”,须以“强”和“优”为基础和前提,是以核心竞争力提升为特征的“大”。相反,靠“铺摊子”“扩业务”等实现的“大”,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大”,恰恰是国有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一种表现。

国有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削弱了中期经济增长动能。由于大量国有经济资源被一些“僵尸企业”、低效国有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占据,必然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挤出效应”,引发了抬升资金成本、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因缺乏信贷等资源,制约了其发展潜力,不利于培育经济新动能,甚至有些“本不该死”的中小企业因缺乏信贷资源而死掉。此外,一些“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占据大量的国有经济资源,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而且还容易形成呆坏账,积聚财政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王玮玮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