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彰显发展新境界——
“三大变革”“三个转变”勾画转型升级新路径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质量发展”成为高频词。
会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关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表述也引起了外媒的高度关注。印度媒体Livemint载文说,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韩国媒体《在线日报》报道,中国政府正把经济发展优先目标从追求增长率转向绿色增长、均衡发展。
事实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公布时,就有外媒评论,中国追求绿色GDP的理念正在进一步落地,中国经济已由以往追求数量转为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这也是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这背后也透露了中国发展的自信和底气。
横向对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大体量的基础上依然保持着令世界瞩目的发展速度。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略低于第二季度的3.1%;前三季度,日本经济增长率为1.5%。中国经济则是连续第9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运行区间内。《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1/3依靠中国。
纵向观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不唯量增,更求质优。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盛来运说,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改变过去的路径依赖,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增长,转向投资消费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的再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个过程要更加重视创新和新动能的培育。
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一系列新的表述透露出“质量优先”的鲜明导向。比如,更强调“三个重要变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突出“三个重要转变”——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未来,国内需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消费需求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将形成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更好满足需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迈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爬坡过坎的过程,要做的工作很多。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这是至关重要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方面的保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