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冬松: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肖冬松: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脚踏实地、登高望远,勾勒了奋进的目标,设定了前行的节奏,意义重大而深远。

这一战略安排,擘画了接续奋斗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愿景,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愿景折射追求,反映初心,展示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经济和制度基础。进入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96年的历史表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今天,我们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党审时度势,对2020年后的中国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提出奋斗三十年、迈出两大步、实现强国梦的宏伟目标,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回答了新征程中党和国家如何面向未来,继续开拓进取、努力奋斗的重大问题,彰显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担当精神和使命追求,必将引领亿万人民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再创新的辉煌。

这一战略安排,紧扣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两阶段的战略安排,都是着眼解决这一主要矛盾而提出的目标要求。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在上述一个个目标要求中,处处体现破解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的科学方法,字里行间渗透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追求。还要看到,两个阶段的目标中,与以往不同的一个特点是,不再对增长速度提出数量要求,而是突出了发展质量要求。这主要是因为,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再设增长的数量指标要求,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的注意力放到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放到更好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放到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来。

这一战略安排,提前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当时设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把过去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这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第一,这是经过科学测算提出的。按照目前的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可超过9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万美元。之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仍可保持中高速增长,按照从2021年到2035年年均增长5%、价格指数2%、假定汇率不变测算,到203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90万亿元、约合43.6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20.6万元、约合3万美元,届时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二,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发展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具备向更高目标奋进的基础和条件。近几年,尽管经济有下行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改革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变,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的态势没有变。第三,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国际力量对比总体上有利于保持世界和平,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来看,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15年有充分的依据,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这一战略安排,丰富了奋斗目标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原来的表述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对此作出了两处调整,一个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使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将“美丽”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有利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另一个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一字之差,境界全变,我们的目标更为远大。这样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质量要求,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复兴图强的决心信心。同时,这一战略安排还明确了现代化强国的标志,主要是: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作为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单位:陆军指挥学院)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