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年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是怎样实现的?(3)

PM2.5年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是怎样实现的?(3)

摘要:北京市经过五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到2017年底,PM2.5年均浓度降至58微克/立方米,完成了任务目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PM2.5要从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到2035年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 三问 ]

下一阶段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是什么?

随着第一个五年任务目标的实现,北京市下一阶段的大气治理仍旧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那么2018年、下一个五年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是什么呢?

李翔透露,下一阶段,北京还会一直致力于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根据今年北京发布的城市总体规划,在正常气象条件下,到2020年,北京市PM2.5将从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56微克/立方米,到2035年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这其实已经是对大气防治的目标和路线图给出了明显的规划,所以下一阶段将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李翔说,目前正在抓紧制定下一阶段的具体规划。

市环保局表示,虽然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空气质量距离国家标准和市民期盼仍有较大差距,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可以说,大气环境质量要得到根本改善,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

2018年,本市将继续聚焦PM2.5污染问题,以环保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构建“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首都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优美生态环境。

[ 四问 ]

未来会发布新的源解析结果吗?

北京市2014年发布了2012年至2013年PM2.5的源解析结果,从组成成分来看,有机污染物占26%、硝酸盐占17%、硫酸盐占16%,分别居PM2.5构成的前三位。从来源来看,有28%至36%来自区域传输,其他的64%至72%都是北京本地产生。而在本地来源中,机动车排放占31.1%、燃煤占22.4%、工业生产占18.1%,扬尘占14.1%。

刘保献表示,近五年来,全市以PM2.5源解析为依据,聚焦煤、车、工业、扬尘四大领域,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实践证明,污染减排是硬道理,科学决策、精准打击是做好空气质量工作的重要方法。不过,五年以来,随着大气能源结构不断转变,污染物改善显著,相应的来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新一轮源解析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相关结果出来后将对外发布。

关键词

超常规措施

五年完成总量约是过去十年总和

2013年至2017年,全市不打折扣地落实国家“大气十条”“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相继出台《北京市2013年至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方案措施,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五年来,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农村散煤治理、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高污染的企业、老旧机动车报废转出等完成总量大约是过去十年来的总和,可以说将“人努力”发挥到了极致。

优质能源比重超过90%

五年来,全市相继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累计完成3.9万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拆除,基本淘汰全市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城六区、南部平原地区和顺义区基本“无煤化”。截至2017年,全市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0%以上。

淘汰老旧机动车216.7万辆

北京市在全国先后率先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第六阶段车用汽柴油标准,普通柴油和车用柴油实现并轨。五年来,全市共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216.7万辆,累计为5万余辆使用两年以上出租车更换三元催化器;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规模累计达到20万辆。截至2017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2.1%。

完成1.1万家上账“散乱污”整治

五年来,全市关停6家水泥厂,调整退出印刷、铸造、家具等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污染企业1992家,完成1.1万家上账“散乱污”企业分类清理整治;在全国率先实施3.4万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以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为主,组织实施了400余项环保技改项目工程,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任务。

大气类罚单开出2.1亿元

五年来,固定源立案处罚1.62万起,处罚金额5.9亿元;其中,查处大气类环境违法行为8519起,处罚金额2.1亿元。在移动源方面,五年共查处超标车9.98万辆次,处罚金额3178万元;2017年查处超标排放重型柴油车起数是2016年的五倍多。

建设“天空地”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全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由原来的35个升级扩展到67个地面站和覆盖街乡镇的PM2.5高密度监测网络,涵盖城市、农村、山区、工业企业集中区和交通干道等各种类型。结合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垂直监测,丰富监测手段,进一步提升了空气质量分析评价能力。2017年,用于趋势监测和环境管理的PM2.5高密度监测网络建成后,更有效地为城市大气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推动建设京津冀跨区域环保机构

2013年,京津冀晋蒙鲁豫七省区市和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八部委共同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五年来,统筹推进区域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交通运输方式、加强专项资金保障、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等重点工作,并不断建立完善信息共享、结对合作、联动执法等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推动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未来,京津冀地区还将成立跨区域环保机构。据悉,该机构有望在2018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在推进京津冀跨区域大气治理联防联控中主动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