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陆航: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提高,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显著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实施更加有效的策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与世界各国人民加深相互了解,成为相关学者关注的焦点。

提升主动设置议题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效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有助于掌握国际话语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陈恒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国际传播能力仍有待提高。在国际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原创率、首发率还不高,国际接受度和影响力还有限。相当多的西方媒体仍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中国、报道中国。这就必然导致在西方舆论里的中国与真实的中国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当前,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加深,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也同样深刻。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向京认为,想要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我们,就要主动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关键时刻不能失声,不能给一些负面舆论和奇谈怪论可乘之机。我国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成功的。所以,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从哲学、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深入阐释中国梦,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春泉表示,在对国际热点问题进行的报道中,相关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发出中国声音,不能人云亦云、跟着西方媒体调子走;提升主动设置议题能力,不回避、不绕弯,有效引导国际社会历史地、客观地、公正地看待中国发展。要围绕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突出中国视角、提出中国观点、表明中国立场,报道西方媒体刻意回避的事实,发出中国声音。此外,还要深入研究话语体系建设,在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等重大问题的对外传播上掌握主导权,在国际热点的新闻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探索掌握跨文化传播技巧

“相比媒体和媒介通过信息传递讲好中国故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则是通过知识生产讲述中国故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姜飞认为,每个中国故事的讲述都离不开文化哲学的内蕴。讲故事的人群要从媒体扩展到学术研究领域,从信息生产领域演化到知识生产领域。这就需要鼓励学术“走出去”。学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知识生产,在某种程度上相比于媒体的信息交流,具有稳定性、长远性和价值观的内涵。鼓励中国学术、学者“走出去”,不仅可以加强人文交流,丰富和提高学术水平,还可以在知识层面影响国际同行,进而产生中心扩散效应,最大限度地提升和巩固国际传播效果。

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王军哲告诉记者,跨文化转播要抓住融通中外这个关键。要充分考虑到海外受众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寻找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探索掌握跨文化传播技巧,运用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着眼于我们讲得清楚、对方听得明白,构建起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视野的话语体系。“在对外传播中,要善于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以小切口来折射大时代,把中国的发展成就、发展道路、发展理念融入一个个普通中国人、中国家庭的故事中,使中国能够被世界形象地感知到、触摸到。”王军哲说。

影视文化成为大国外交新亮点

近年来,中国影视文化在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影视文化已逐渐成为公共外交的一张闪亮名片。影视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为深化中国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如“中非影视合作工程”、“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友邻传播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国电影,普天同映”、“电视中国剧场”、“中国联合展台”等,这些对外传播工作,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充分展示了中国影视文化的魅力,显著提升了中国影视对外交流合作的水平、层次和影响力,影视文化也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亮点和重要合作成果。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浩认为,中国影视的全球化传播,在内容生产上不应只表现为文化符号,更应发掘深层次的文化观念。影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故事如果脱离作为其产生土壤的文化观念,必将沦为毫无文化负载的商业消费品。文明交流对话背景下,全球文化的传播是双赢的过程,而故事只有根植于文化土壤,叙事才更有力量。

“立体综合的传播形式是借助艺术的、而不是口号式的方法,春风化雨般地表达我们的文化底蕴和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外国人能够充分感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对中国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是文化‘走出去’的正确方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表示,中华文化“走出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了中国故事的亲和力。中国文化年、感知中国、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在国外掀起了感知中华文化魅力的热潮。相关机构需要进一步积极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馆、孔子学院等的建设,在影视剧拍摄、图书出版销售等领域加强与境外机构合作,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拓宽渠道。

以命运共同体意识为认识起点

话语是文化的载体、表达的工具、沟通的桥梁。中国故事能否讲好,中国声音能否传开,关键要看我们的话语外国人是否愿意听、听得懂。户思社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命运共同体意识构成讲好中国故事的认识起点。我们要讲清楚中国外交思想正确的义利观,阐释好中国梦与其他国家和人民目标的一致性,推动相互理解、帮助和共同前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镇之认为,在技术发达、媒介融合的条件下,传播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接受者不再被动,而可能是积极的信息搜寻者、主动的意义解读者。有时候,精心设计的宣传话语散逸无闻,努力打造的传播成果无功而返;而偶发的社会事件、小人物的平凡故事却可能引发蝴蝶效应。换句话说,传播与接受不再是一个“我说你听”的直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要把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富有魅力的中华文化推向全球,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中国故事对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

“将中国故事有效地编织进历史和国际故事版图,将中国故事打造成历史的、世界的文化版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视角下讲述中国故事会更有效。”姜飞认为,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阐释好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世界意义,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发展成就,阐释好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及其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用西方学者和民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话语解释中国问题。创新中国故事的对外话语表述,让国外受众想了解、听得懂、愿接受,从而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加大传播渠道建设力度,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点建设主流媒体,提升议题设置水平。完善全球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充分发挥集合效应,提高新闻传播“时、度、效”,让中国声音准确及时有效地传出去。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