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心得体会:脱贫攻坚要有“度”

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心得体会:脱贫攻坚要有“度”

摘要:脱贫攻坚,要有“永远在路上”的“长度”。即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些地方实现“减贫摘帽”,但是脱贫攻坚这项工作不能落下。将来,绝对贫困现象消除了,但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我们还要继续帮扶他们。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振兴乡村的重要一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环。扶贫事业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最为关心的事业,贫困人口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最为关心的群体。广大基层干部,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听从组织安排,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脱贫攻坚,要有“政治任务”的“高度”。中国的脱贫攻坚对于世界的扶贫事业都有重大影响,是惠及数千万人民群众的大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的庄严宣告,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广大基层干部,冲锋在脱贫攻坚一线,几乎每天都直接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要提高政治站位,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贯彻落实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一滴不漏地落实到贫困群众的身上。

脱贫攻坚,要有“永远在路上”的“长度”。即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些地方实现“减贫摘帽”,但是脱贫攻坚这项工作不能落下。将来,绝对贫困现象消除了,但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我们还要继续帮扶他们。脱贫攻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不是只吹一阵风,广大基层干部,应本着“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脱贫攻坚,要有“不落一方、不丢一户、不掉一人、面面俱到”的“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脱贫攻坚不能搞“面子工程”,精准帮扶不能浮于表面,入户走访不能是走马观花式看看。广大基层干部要静下心,沉下身,真蹲实驻,真帮实扶,要深入了解群众存在的困难,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帮助解决问题。既要解决贫困群众现阶段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困难,又要从长远出发科学施策,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能致富。

脱贫攻坚,要有“出战必胜,乘胜追击”的“速度”。正如总书记所言,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各级党委政府要科学安排部署,迅速解决存在问题,不能等到上级督查发现后,或是检查评估前,才“临时抱佛脚”。补短板更要有速度,特别是要迅速补齐影响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水、电、房、讯等短板。

脱贫攻坚,干部帮扶有“温度”,对于贫困群众,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很多贫困群众看到挂帮干部,就像当年的人民群众看到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一样。广大基层干部每天都在和贫困群众打交道,要和他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在扶贫成效考核中,群众的满意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干部要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真帮实扶换取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切不可出现某地某镇干部“因群众说没有享受到政策就按着群众脑袋让其认错”的行为。不容否定,有一部分群众可能因为身体、思想上的原因对扶贫政策和享受到的帮扶措施不了解甚至不认可,干部要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多与群众交流,听群众倾诉,在思想上加以疏导,让其增加获得感、认同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