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着眼于增强核心竞争力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2017-12】着眼于增强核心竞争力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内驱动力。北京作为首都,产业结构具有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自身特点,更体现着国家对首都的定位和要求。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提出北京要放弃大而全的经济体系,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更好服务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北京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几年来,北京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内涵集约、减量发展新路子,实现了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产业结构几经调整,经历了从服务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的结构转变。这一转变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不断革故鼎新、转型升级的过程。大体分为两大阶段:

(一)确立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穷二白,恢复国民经济成为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北京认真贯彻中央“将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重要指示,迅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1953年北京制定第一个城市规划,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定位,特别强调要把北京建设成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北京工业化快速推进,三次产业结构 从1949年的23∶37∶40演变为1957年的11∶48∶42,初步奠定了“二三一”产业格局。党的八大提出要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并坚持长期工业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其间北京城市规划历经三次调整,基本坚持了发展工业和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的方向,并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到1978 年,北京已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冶金、化工、纺织、重型机械制造加工等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2∶71.1∶23.7,工业产值占比大幅提升。 经过30年建设发展,北京产业结构完成第一次调整转型,确立了工业主导型产业格局和生产性城市定位。但工业化尤其重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也导致产业结构和布局严重失衡,引发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二)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1978-2012)。改革开放给北京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催生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1980年4月,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城市建设作出四项指示,明确北京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定位,提出经济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定位,不再发展重工业,而是进行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建设。北京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围绕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改变主要依赖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发展的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先后实施了“两个战略转移” “优二兴三”“退三进四” 等重大举措,加强产业结构和布局上的进退调整。首先,资源型工业企业逐渐迁出北京,一批化工厂、焦化厂、钢铁厂等高耗能、重污染企业迁出或关停,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市区企业搬迁转移后,原址改造兴办服务业,涉足金融、商业、房地产等20 多个行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其次,由传统重工业主导转向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化制造业,建立中关村、亦庄开发区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形成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和网络、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重点领域优势产业集群,确立以优化改造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现代化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都市型工业为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再次,第三产业由以传统服务业为主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科技含量高、知识与技术密集特征凸显,对首都经济发展贡献稳步提升。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中得到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开放的人文环境取得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最活跃、最具增长潜质的产业。四是传统农业比重不断下降,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发展,并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扩展,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截至2012 年,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76%,率先在全国确立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成功实现由全国重要工业基地向服务经济城市转型。

十八大以来北京“腾笼换鸟”的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紧紧围绕首都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加快腾笼换鸟,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调结构、转方式内涵更加丰富、举措更加有力、成效更加凸显。

(一)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疏存量,淘汰、疏解、转移那些不符合首都战略定位、不适合在北京发展的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低效益产业。严格控增量,率先制定实施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杜绝新上落后产能,从严调控一般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等。同步促提升,统筹推进疏解与转型,引导各类市场“退低引高”“内生外扩”,以京津冀“一盘棋”思路搞好产业疏解转移和承载对接,优化提升三地产业整体结构布局。

(二)向科技创新要增量。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优势,打造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一手抓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现代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汽车、装备制造业等为主导、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现代高端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培育,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网络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为支撑,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三)发挥服务业带动提升作用。北京发挥比较优势,立足区域辐射、服务全国,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作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率先构建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格局,有效催生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契合的服务业新供给,促进首都服务业高端化、国际化,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开放,创造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经验。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升至82.2%,持续领跑全国,稳居第一。

推动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新常态下,北京产业转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短板共生,必须围绕国家战略大局、结合北京自身特点,着眼保持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来思考和谋划。

(一)必须凸显首都城市这个战略定位。从北京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历程来看,几次转型调整的节点都与新版城市规划的制定随行,与当时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协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强调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新定位,同时划定了北京的城市发展新目标,“要立足北京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就要求北京必须紧跟新时期“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要持续推动产业转移升级,遵循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的战略导向,淘汰退出一批,调整疏解一批,限制严控一批,高起点构建符合首都经济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强产业创新支撑,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以重大项目建设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抓手,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突破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

(二)必须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大局。北京经济转型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必须着眼国家发展全局,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树立跳出北京、发展北京的观念,以更高站位、更新理念、更宽视野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敢于腾笼换鸟、善于腾笼换鸟,还要把北京纳入京津冀这个大笼子中进行统筹谋划,从内部封闭调整的“小循环”转变为区域互通互联的“大挪移”。面对京津冀这盘大棋局,必须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出台京津冀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突出引领发展和错位发展,把产业疏解、改造、转移、升级和新产业培育同步设计、同步推进、同步提升,积极构建各有侧重、协同分工、互促互补的产业共同体。必须加快推动京津冀产业有序转移对接和深化合作,由易到难分层推进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业态科学布局,形成产业链、创新链、园区链,努力打造协同发展新的增长引擎。必须健全完善多方位协同发展保障机制,坚持市场机制为主导,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区域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与衔接,积极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协同发展空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三)必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这个基础。科技、文化发达,人才、信息集聚是北京的最大优势, 自然资源匮乏又是北京的最大劣势。充分利用和发挥北京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加大智力投入、创新驱动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的引领支撑,才能从更深、更高层次优化首都产业体系,提升北京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全面提升核心创新能力,积极保持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活力,打造“北京创造”品牌,通过创新使高端产业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在战略性新兴行业抢占鳌头;要创新服务业发展,强化“北京服务”理念,做优做强以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高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使高端服务业成为三次产业的核心增长极,将北京打造成为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高端服务业中心;加大力度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完善高端人才服务配套体系,为产业高端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同时,还务必要考量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及其承载能力来谋划北京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围绕优势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开展能效提升、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打造更多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集聚区。

(执笔人:陈丽红)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