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10)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从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及发展战略,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担负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坚持正确方向,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保持高度政治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持之以恒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文化。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带动人民群众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5.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做起,大力弘扬中华家庭美德,做好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崇德尚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活动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遇物则诲,遇事则教” 具有灵活性、潜移性的特点。家庭教育还具有权威性、长期性特点,“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染目濡,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从娃娃抓起,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打牢思想之基、价值之基。

(三)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推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奠定了我国文艺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文艺发展的 “双百”方针、强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艺创作思想的核心是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确立了文艺的“二为”方向。邓小平同志提出了 “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加强党对文艺工作者的领导”等一系列主张。江泽民同志强调创新是我国文艺进步的灵魂,是我国文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历代文学艺术家们之所能够创作出传世之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具有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胡锦涛同志要求以社会主义核也价值体系为立足点开展文艺创作,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习近平提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进入新时代,文艺更加应该感知国运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在为新时代鼓与呼中展示新面貌新气象。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艺术原创力,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广大文艺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追求真善美中成就艺术理想,实现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