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7)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从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及发展战略,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担负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使命。坚持正确方向,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保持高度政治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都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对话、交流、、学习、借鉴、融合、创新,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实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普遍经验。

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遵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一定要处理好“中”和“外”、“守”和“变”得关系。当今世界的文化丰富多彩,他们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首先要确立对话、交流的基本立场,要有自信的心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确立世界眼光,反对狂妄自大,清醒地认识自身文化,正确地对待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善于学习、大胆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凡是有利于加快先进文化建设成功经验,凡是有利于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机制、方式,都要吸收借鉴。要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并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制定和完善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国际文化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的现况。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激发活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使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带来思想启迪、身心愉悦和审美享受。

三、保持高度政治自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保持高度政治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力量。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向对应的范畴,指的是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各种意识形态在内容上相互补充渗透,形式上交互作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制约。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能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是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