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胸怀 大国的气度 政治家的风范

世界的胸怀 大国的气度 政治家的风范

——学习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主题演讲的思考

摘要: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顺应了谋发展、求合作的时代潮流,必将汇聚起各国都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蕴含着人类都接受的共同价值,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响应。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全世界作出的郑重宣示。这一宣示,至少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了三大信号:第一,中国致力于建设世界和平的理念不动摇;第二,中国立志为全球发展做贡献的思路不动摇;第三,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动摇。三者统一于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发展战略。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刻把握习近平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经过40年的众志成城、砥砺奋进,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的巨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面对日渐强大起来了的中国,国际社会充满了杂音,担忧“逢强必霸”,臆测“大者通吃”,别有用心制造“中国威胁论”。为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公开声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习近平主席这次在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进一步重申:“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会威胁谁,都不会颠覆现行国际体系,都不会谋求建立势力范围”,并相应提出“三个始终”,既是一种理念的宣示、以正视听,更是一种道路的坚守和自觉。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这里彰显的是一种融入血液、深入骨髓的世界胸怀,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明基因。

著名人类学家兰德曼说:“没有自然的人,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这句话,清晰地道出了人类文明基因的本源。这就是,有什么样的文化存在,就会滋养什么样的文化土壤;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就会滋养什么样的梦想和胸怀。我国致力于建设世界和平的胸怀,是一种融入血液的文化自觉,源于世界上最大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

在人类古代,占支配地位的是大陆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最大的特征是靠天吃饭——哪里水资源丰富,哪里则人口密集。这就决定了群居于长江、黄河两流域的炎黄部族先民,从古代开始一直建设的就是一个人口大国。从劳动力方面看,这是一个大优势。中国古代之所以以兴建巨大工程、设施而著称,主要得益于人多力量大。在现代,人口多的优势同样是巨大的。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的红旗渠,用了9年时间,总投工5611万个,建成了总长304.1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从负面影响来看,我国也必须正视人口的巨大压力:无论看似多么小的,甚至可以忽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难点,只要乘以13亿多总人口,那就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甚至可能是超大规模的问题;无论绝对总量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多总人口,那就不仅不会是多么大的,而且会是相当低的,甚至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种客观存在,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高度警惕战略性失误、减小“犯错空间”,决不能像法西斯德国、“大日本帝国”、苏联或者现代美国那样逞强。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就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过一个明确界定。他说,这条道路,对内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对外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质就在这里。这一本质特性规定,中国的发展,决不能照搬资本主义的方式,而只能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使世界五分之一的人过上稳定的生活,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的生存之道,也将使这个世界因中国的稳定而变得更和谐,这显然是对人类和平、稳定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中国人要实现的发展梦是和平梦,是世界稳定梦,应当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历史也必将作出这样的证明。

“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这里彰显的是一种泽荫他人、惠及世界的大国气度,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标记。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意识形态中长期占主流地位的是儒学。儒学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有个重要原则,叫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由此进一步推及,又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正由于长期尊崇儒学,2000多年来日益深刻地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奉献社会”为荣的优秀文化心理;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等理念,进一步丰富了我们伟大民族要对人类有所贡献的博大情怀,成为了一种根植于心的历史性的自觉。

因此,在过去2000多年的绝大部分岁月里,中华民族一直对世界其他民族作着自己巨大的、独有的贡献。众所周知的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早奉献于人类的标记。有关史料表明,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对于中国的贡献,英国哲学家培根、罗素,历史学家汤因比,科学家李约瑟等西方有识之士,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只是在距今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被西方野蛮的侵略和掠夺打断,中华民族陷入积贫积弱的境地,落在了西方国家的后边。

但是,即使在不发达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也没有忘却对世界作出贡献的责任。1956年,毛泽东同志指出:“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将和平发展设计为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1985年他说:“现在人们说中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对一些外宾说,这只是小变化。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987年,邓小平同志又强调,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接续了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强调的中华民族要为人类作较大的贡献的思想,此后,又多次明确提出,“要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这表明,我们今天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也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展示了要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博大情怀。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