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杰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
2018年的“两会”非常重要,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召开,有许多大事要事,如修改《宪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审议通过《监察法》,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或决定国家机构领导人;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等。这些都是关系国家发展前途命运的重大举措。
这里,我主要就学习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第一个问题: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和特点
2018年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有几个时间节点: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国家领导人的换届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之年。因此,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获得了“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评价。报告现场赢得了59次掌声,最后以99.8%的高赞成率获得通过。大家普遍反映,这是一个思路清、措施实、接地气、提信心的好报告。
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得票率?我看到一篇媒体报道,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所谓“上接天线”,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突出了国家的大政方针,涵盖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重大方略和重大政策,比如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改革开放,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等。可以说,报告是国家的“政策集大成”。所谓“下接地气”,就是报告突出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扶贫、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强烈的民生情怀。比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网络流量资费,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降低交通运输过路过桥费,还有具体的如为老旧楼房加装电梯,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等等。可以说,报告也是政府送给人民群众的“民生大礼包”。
“两会”代表委员普遍反映,报告非常实,含金量高。就是说有许多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有定量化的指标,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报告体现了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精神,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