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刘应杰:新发展新任务 新举措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解读(2)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报告是在李克强总理主持下进行的。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四次重要会议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报告稿并提出重要修改意见。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修改报告稿。

二是广泛征求全国上下各方面意见。政府工作报告稿下发到各地方、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李克强总理先后主持召开3次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意见,听取教科文卫体和基层代表的意见。起草组共汇总整理出1270条修改意见,经过反复研究,吸收了其中的许多重要意见。

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国务院研究室先后召开几次座谈会,包括综合性部门座谈会、国家高端智库座谈会、地方政府研究室座谈会。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还联合召开了一个外国专家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外国专家对参与会议感到新奇和兴奋。

四是广泛开展网上舆论调查。中国政府网联合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网站,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在上百万条留言中,筛选出2000多条意见,分期分批提供给起草组。网民的建言都是他们关注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决。比如异地办证、养老保险、子女入学、异地就医报销、城市落户和住房问题,也有对国家经济政策、生态环保、区域发展、政府建设等方面提建议。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了报告之中。李克强总理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专门邀请了一位建言的网民,来自山西的电商快递代表李明璇提出对送货车管理再宽松一些,同时发展农村生鲜食品保险。

五是认真吸收采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报告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按照总理要求,能吸收的尽量吸收,不能吸收的也要向代表和委员作出解释和说明。2018年报告一共修改了86处,总共吸纳的意见一百多条,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这充分表现了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的高度重视。比如,修改中增加了“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智慧社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内容。

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问2018年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体会?我谈到有三点体会:第一,报告不只是写出来的,而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过程。报告中提出了许多重大政策措施,这些都是经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甚至反复协调、评估、测算,最后由国务院直到党中央决定下来的。比如,全年减税8000亿元、降费3000亿元,是一项一项措施研究定下来、算出来的。比如,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这些经过相关部门多次研究,并与有关企业沟通,一句话一句话斟酌、推敲,才确定下来的。所以说,报告的起草过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决策的过程,是各部门认真研究工作、制定政策的过程。第二,报告体现了全国上下、社会各方面的“最大公约数”。报告的起草过程,也是全国上下各方面包括人民群众、广大网民参与讨论、提出建议的过程。许多不同意见,在讨论修改过程中,已经充分吸收消化了,而且经过多次反复。所以说,报告的起草是一个广泛发扬民主、集中民智、最大程度凝聚共识的过程。第三,报告也是用工匠精神精雕细刻“磨”出来的。报告起草中感到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就是压缩文字,总理要求不超过2万字,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含全国上下甚至国内外关注的最丰富的内容。在起草和修改报告过程中,各方面提出意见基本都是增加内容,做加法的多,做减法的少,必须一遍一遍地压缩文字,常规性工作一般不讲,可说可不说的话尽量不说或少说。既要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照顾到面,又要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既要力求创新,有新思路、新举措、新鲜的语言,又要做到规范、准确、权威。文风上尽量做到平易朴实、简洁明快、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不用或少用文件化、专业化语言,尽量使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口语化、接地气、有温度,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能管用。报告的起草过程,也是无数次研究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千锤百炼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大代表说,你们起草组也是用工匠精神来起草报告的。正因为如此,报告才会得到代表和委员的高度评价,也才会有这么高的得票率。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