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摘要:我工作在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沙塘沟村,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让我们小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抗战时期平北地区重要的根据地,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诞生,被誉为“平北红色第一村”。有着红色血统的沙塘沟村“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我工作在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沙塘沟村,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让我们小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抗战时期平北地区重要的根据地,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诞生,被誉为“平北红色第一村”。有着红色血统的沙塘沟村“红色基因”世代相传。我们一部分党员驻扎在这里,通过“精准帮扶+红色文化”的探索,让昔日的革命老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来,有5万多游客走进“红色大庄科”接受革命教育,寂静的小山村,成了党建活动里的“网红”。

让红色家风世代相传

1938年,沙塘沟村遭到日伪军铁蹄践踏。中国共产党到村组织力量奋起抗争,有6人加入党组织,成立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不足百人的沙塘沟村,先后人民参军入伍,孩子们加入了儿童团,全村妇女支援前线,甚至拆了被子做军衣。

自从“红色大庄科”开放式红色体验基地启动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很多低收入户都在红色旅游中看到了希望。白乙化……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革命故事,在妫川大地上到处流传,每一位到那的游客,都感动至深。在抗日战争中引导群众唱的歌曲百余首现在还在传唱,《抗日救亡曲》、《哥儿去参军》、《儿童团歌》、《游击战歌》、《英勇杀敌歌》、《小孩不离娘》等等,成为我们回味历史的一个“活化石”。

2003年,沙塘沟村逐渐开发红色产业。一批老党员走在最前面,研究发展,建设展览,谋划未来。红色产业,让党员们看见了村子发展的新希望。2013年,沙塘沟村重建“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很多党员毅然走进纪念馆,研究红色故事,培训讲解员,把祖辈的故事和革命精神讲给更多的人听。过去的历史成为今天的文物,一张张遗迹成为党的建设的鲜活课堂。红色基因在这每一地方流淌。

如今,每天来自北京各地区的党建团建活动来到这里,既继承了革命先烈的精神,又帮助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把收入回报给当地的低收入户。在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老区人民喜迎抗战的胜利。现在,在党的关怀和支持下,人民通过红色旅游,逐渐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

红色文化带动区域发展

“红色大庄科”开放式体验党建教育基地有了名气之后,迄今为止举行党建团日活动上百余次。我们为了组织好一次活动,几乎每天都走20多公里的山路。通过党建,党员之间没有了距离,相互帮助,诉说着深厚的情谊。

每到党员活动日,我们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一要学习党规党章、会议精神;二要走进农家义务劳动,为孤寡老人做家务、多陪伴;三要保护生态,重走革命路,清理白色垃圾;四要参观学习,加深红色印记。

活动一开始,党员先换上军装,一起瞻仰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通过重访革命老区,探悉抗战故事,感受英雄情怀的方式,让广大党员深情追忆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奋斗历程,用心感悟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矢志不渝的高尚气节,进一步坚定了支部党员的理想与信念,激发了支部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作为体验的重要一项,党员们在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上整齐列队、高举右臂,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走累了,在狭窄的山间小道上,党员们还会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通过重唱革命歌曲,使党员深深感受到党员的责任、使命、荣耀,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红色旅游起来了,当地低收入户富裕了,党建不仅改变人们的思想,还带来持续发展的红色动力。现在,党支部带领下,“红色大庄科”正在积极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开展各项环境工程,修建停车场,村庄及道路绿化美化,疏通参观红色遗迹的登山步道,在全村营造红色氛围,打造红色文化美丽乡村,成为京华大地上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

2017年12月9日,《北平以北》纪录片一度排进全国院线前十名,我们大庄科乡作为纪录片取景地,见证了白乙化等“老十团”浴血奋战的革命故事,未来,我们“红色大庄科”开放式体验党建教育基地还有更大的梦想,通过发展休闲旅游,使其与当地红色旅游相结合,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创造就业岗位。公司还提出“红色基地”的概念,建立一套完整可复制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贵州精准扶贫等,实现跨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让红色基因在每一个地方都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