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四十年的变迁

公安局四十年的变迁

1978年,是我在石景山公安分局古城派出所当片警的第二年。

1976年3月,当了六年兵的我,从部队退伍,后被安置办分配到石景山区最大的派出所,即古城派出所担任养马场、白庙、首钢十一冶宿舍的外勤民警,俗称"片警",负责大约1300余户居民的治安、户籍、民事纠纷等相关工作。那时,民警的制服是七二式上白下蓝,头顶红圆色国徽,肩扛红色领章。交通工具是每名外勤民警配发一辆自行车。所里清一色的平房,户籍办公室是平房,民警宿舍兼办公室是平房,食堂是平房,当然在偏辟的西北角藏着的厕所更是平房。民警和所领导,吃住在派出所,周六晚上回家,休息一天,周一再上班,平时轮流值班,节假日增加警力。那时外勤民警的基本功是"四知",常年扎在自己的片里,与住户老百姓打成一片,大妈大婶叫着,像是一家人。我们所算比较大的派出所,营辖几万户,全年刑事案件刚过两位数。1979年,我的管界只发生两起刑案,全部破获,有一起还是我独自侦破的,加上青少年重新犯罪率为零,这一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工作者。

1982年12月,组织上任命我为老山派出所牵头副所长,与年长我23岁的副指导员老苟,带领3名民警积极维护首钢新建家属区几十栋楼房广大居民群众的社会治安秩序。由于楼房相对集中,分局领导只配备我所一辆三轮摩托车,我所民警也由5人增加到10人,由于民警少,住户多,又都是新邻居,相互之间不熟,丢失自行车和邻里纠纷时常发生,这一段时间,除了安排女内勤有时倒休外,我们其他9名男同志,几乎不能休息。1984年我们的警服统一改装为橄榄色,仍为红领章,红圆色国徽换成金盾标志,双肩有盾牌。这一年的夏天,我们所与刑警队通力合作,仅十天时间,侦破一个在楼房门上打洞入室盗窃的至大犯罪团伙,破获数十起系列案件,受到市局及分局领导的表杨,巧的是分局不算奖励,意外的为派出所配发了212吉普车,同年我拿到驾照,这辆车,所里用的竟没有为辖区群众孕妇、病人、老人用的多,附近们八一摩托队队长知道了我为群众做好事,汽油不够,特意友情支援,至今难忘。

1987年我调分局任秘书室副主任。眼看着各派出所不仅增加了警力,还改善了装备。1989年,我们的警服再次进行了改革,裤子取消了红裤线,红领章改为松枝衬托的紅色盾牌领花,使我们显得更加精神。1991年我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成为全市局最年轻的办公室主任之一,期间,办公室文件交换的交通工具,先后由三轮摩托车换到212吉普车,再到桑塔纳大屁股,又发展到小骄车到市局交换文件。办公也日趋自动化,电脑打字、储存文件、档案科学化管理,让许多老一代文秘工作者赞叹。全局执法办案一线民警配备了执法仪,过去多是平房办公的派出所,都搬进了新建的三四层小楼,派出所还增加巡逻警务车。我们分局也由过去的老山平房,搬入了楼房,2010年区里又给分局盖起了11层大楼,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1993年人民警察经过评定,开始授予警衔,我被首授二级警督。1999年,警服又进行了新的改革,选用与国际上主流色调相一致的藏蓝色,形成鲜明的警察制服体系,实行量体套裁,按人制作,由厂家直接发到民警个人手里。2000年,我由副处职升为正处职,2003年由一级警督晋升为三级警监,成为一名高级警官。2011年,当了整整二十年办公室主任的我,达到任职最高年龄,退居二线,我仍笔耕不息,两篇论文分别获公安部一二等奖。

2015年年底,我退休了,舍不得自己的岗位,如今依然在返聘上班。改革开放,让我大展宏图,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纪念日,我用《公安局的变迁》这篇小文,作为自己的献礼。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