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火做饭的“锅”想到改革开放的“国”

从开火做饭的“锅”想到改革开放的“国”

摘要:改革开放进行时,我们是亲历者,也是建设者,更是受惠者。实践证明,只有“国”好了,家里的“锅”才能好。因此我们要再接再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柴加火”,使之尽早做成“熟饭”,让我们的“国”和家里的“锅”更加美好!

“民以食为天”。过日子、动烟火,离不开的是“锅”。老言古语形容困窘的生活,常说“揭不开锅了”。而且,多少年来多少代,提起家里厨房的话,必定是“锅碗瓢盆”,“锅”排位居首。可见“锅”在家庭生活中的位置。

我是六零后,出生在京郊农村。从小就跟着妈妈在灶房的大柴锅里,准备全家的饭。那时的燃料就是从田边地头和山上打来柴草,晴天还好说,阴天的时候,根本点不着,烟熏火燎,做一顿饭涕泪横流。锅里面那时不是蒸的红薯、玉米饼子,就是熬的稀粥,很少换样儿,有时还吃不饱。

好在我父亲在煤矿工作,那时家里有个在外面挣工资的,生活就会相对好一些。到了七十年代我上学时,就盼着爸爸休班回家。尤其是冬天回来,他就会买些猪下水,过年时买个猪头,让妈妈在取暖的炉子上用双耳小铁锅炖,那可是最好的美味。

参加工作后,1985年底我结婚了,爱人在供销社工作,我们住在供销社的家属院。搬进家属院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人在小厨房的一角儿,砌了个小高灶,安了个小铸铁锅。下班后到附近的河边、山上打柴,或捡拾供销社废弃的包装木箱,烧火做饭。当时,我两口一个锅底下烧火,一个灶台上面忙面案,其乐融融。后来流行一阵煤油炉,我们也买了一台,添置了配套的小炒锅和铝蒸锅。可是,这煤油炉做饭起火慢,还冒黑烟,做一顿饭鼻孔都是黑的,用着不太爽。还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乡办企业如春笋般发展起来,灌装液化气和液化气灶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为此,我们购置了高压锅和真正意义上的炒锅,生活开始有滋有味。

九十年代我家迁到县城,住上了楼房。这时的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肉类、海鲜和鸡蛋等高蛋白食材开始普及,“不粘锅”也在市面上出现,我家也添置了一只。有了它,再也不会担心炒肉和煎蛋时,一不小心会烧焦,煎鱼时,鱼片粘在锅壁上的问题,刷锅都省事。其时,虽然生活有所改善,但凭着工资收入,去饭店里请客还是请不起的。家里来了客人或亲朋好友相聚,都是在家里自己做,煎炒烹炸咕嘟炖,大蒸锅、小炒锅、高压锅发挥着重要使命。

进入新世纪,随着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改善,厨房也变得现代化。光亮耐用,美观时尚的不锈钢锅受到青睐。为了能在家里吃火锅,我们自己还买了里面带衬的电火锅。家里换大房、搬新居时,朋友送了我们电饭煲、电炒锅和电饼铛,让我们享受了厨房新科技。

走进厨房,粗粗算来,现在家里的“锅”不下十多只,如今,既可以清蒸或清炖鱼虾类、禽蛋类、肉类、面食类等食物,又可以炖汤、煲粥,一专多能的电蒸锅在家里使用率比较高。但由于上班都在单位吃,晚上为了减肥健美,一般在家里以果、菜为主,简单吃一点就行了。尤其是有个大事小情,或是亲朋好友聚会,都是去饭店,家里大火炖、大锅炒的机会不多了,“锅”们反而不是那么忙碌了。

俗话说的好:锅里没有碗里干。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我从做饭的“锅”,想到了改革开放的“国”,这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改革开放进行时,我们是亲历者,也是建设者,更是受惠者。实践证明,只有“国”好了,家里的“锅”才能好。因此我们要再接再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柴加火”,使之尽早做成“熟饭”,让我们的“国”和家里的“锅”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