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兴则文明兴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关于生态文明的这一表述,既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18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就曾指出:“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乌。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其内涵历久弥新,可以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其一,大自然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不加节制,取之过度,就会竭泽而渔。只有对生态加以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才不会因伤害自然而最终伤害人类自身。其二,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效天法地”,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三,“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季羡林对此解释道: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可以立为天下王”,而应尽人之性,赞助天地万物的变化和生长,使万物生生不息,这样人就可同天地并列为三才,实现天地人和谐发展。古代朴素的生态理念,其主旨在于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大自然便有勃勃生机,民众生活才有充足富源可恃,“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圣王之制”才有坚实支撑。

“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古往今来的实践证明: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无法抗拒的发展规律,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但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各类环境污染一度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无论是补齐发展短板,还是回应群众关切,都要求我们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破解环境难题,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态和生活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多次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把建设生态文明当作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当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保护没有局外人,人人有责,人人可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到加强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思想先行,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他特别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思想立足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为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今天,从云南洱海“立此存照”,到青海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从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到浙江全省绿色发展成果丰硕,“两山论”的思想之光已照进现实。理念的背后是智慧。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智慧;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只有更加自觉地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国才会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