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郑风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反贫困经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3)

三、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总的来说,中国的贫困治理政策基本按照先“解决温饱”后“全面小康”、先“区域整体”后“精准突破”的逻辑思路部署,贫困治理的政策更加具体、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精确。这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相适应,更符合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发展变化的实际。具体来说,中国的贫困治理政策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以农村制度改革减少贫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拥有大量贫困人口的农村开始的。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包产到户,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那么,为什么说这一阶段是以农村制度改革减少贫困的发展阶段呢?1978年,我们砸了“大锅饭”,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诸多束缚,使农民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当时,最常见的一条标语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民通过辛勤劳动获得劳动成果,不仅增加了收入,还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农村改革为国家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就是说,中国的改革从贫困地区起步,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当然,在这一阶段,国家也在做各种各样的努力和探索,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第二阶段,1986-1993年,以贫困区域为主要对象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推进阶段。这一阶段,国家承认贫困,定义贫困。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中国式扶贫——“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拉开序幕。当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同志主持了第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根据会议纪要,当时全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约有1.0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2%,“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会议认为,此前多年“平均分散使用力量,一般化的领导方式”,是贫困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两个月后的第二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宣布了国务院的决定:在原来用于扶持贫困地区资金数量不变的基础上,新增加十亿元专项贴息贷款。在设立专门机构之前,1984年,中央划定了18个需要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带,国务院颁布《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此前,中央虽有性质类似扶贫开发的以工代赈计划和“三西”农业专项建设项目,但政策文件中却罕见“贫困”二字。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成立,意味着我们有了专门的扶贫机构和制度,为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3年,这一领导小组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推动中国贫困治理的主要力量。

另外,这一阶段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在八十到九十年代,中国的乡镇企业尤其是苏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表现为“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一派繁荣发展景象,给农村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那么,乡镇企业为何能迅速发展?举个例子。闻名全国的富裕村——江苏永联村,是1970年由长江边近700亩芦苇滩围垦成的陆建村。改革开放初期,永联村靠养鱼赚了第一桶金,之后又瞄准钢材市场,开办了轧钢厂。农民在收入多了、日子好过了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可在当时,盖房子需要的大量钢材却不能轻易买到,因为钢铁公司都在城市,且按照国家制定的计划生产和销售。面对大量的市场需求和相对匮乏的供给,永联村拿出20万买了一个旧钢炉开始炼钢,并用十年时间发展成为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重要的战略性物资实行计划配给,但市场需求大。乡镇企业不在计划经济的管控之下,所生产的物资又能满足市场需求,其发展也就由此壮大起来。这就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苏南地区距离上海很近。当年,该地区的乡镇企业高薪聘请了一批上海的退休工人,用他们的智慧、经验,帮助自己提升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这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地农民没有开办企业的经验,而退休工人经验丰富,两者一对接,大大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推进了国家减贫事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民“洗脚上岸”,开办乡镇企业,成为企业家,并使大量农民成为工人,收入也得到大幅增长。也就是说,乡镇企业推动了农民向工人转变的惊人一跃,促进了贫困人口的脱贫。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