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3)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分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学习理论观点,也要学习理论观点所构成的理论体系,还要学习贯通于理论体系的理论品格。

第三,实践意义。这一思想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中,我们产生了中华传统文化。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因素是什么?就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也就是伟大民族精神。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五千多年中国精神的延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民都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都把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华注入到中国精神之中。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的时代精华,也同样注入到中国精神之中。所以,从实践意义来讲,这一思想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导、行动指南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了民族复兴的基本内涵,深刻揭示了我们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所处的方位,科学规划了民族复兴的实现路径、战略步骤。

第四,世界意义。这一思想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体现独特文明特征,形成了我们独立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理解世界意义的关键问题。这就涉及到一个哲学的命题,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的就是自己的道路和中国特色。从党的十二大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还要继续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我们也要思考特殊性向普遍性的转变问题。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这条自己的道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上具有什么样的普遍性、是如何融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的?

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也要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贡献了哪些普遍规律,贡献了哪些具有共同意义的社会主义的原则、理论、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如何吻合、如何一致、如何促进、如何带动当代世界发展潮流的。我们要从特殊性向普遍性的转化来思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转化关系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者。在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以后,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承者。列宁创立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承者,当代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化”可以理解成两个字:一个是“化”,还有一个是“话”。中国共产党人用中国的语言、中国的文字、中国的范畴、中国的思维、中国的文化来阐述马克思主义,既要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又要用中国话来说马克思主义。这样一来,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仅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今世界的马克思主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

我们先从重大时代课题说起。理论创新都要紧紧围绕一个重大问题展开,来构建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对于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从新时代的基本形势来理解把握。概括起来说,新时代的基本形势就是怎样解决三个并存的问题。

一是重大进展与重大矛盾并存。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和积累了一些重大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我们要“解决重大矛盾”。

二是光明前景和风险隐患并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谈到光明前景,他指出,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同时,习近平同志也多次谈到风险隐患问题。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了“三个一以贯之”,其中第三个就是“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在防范风险挑战时,要注重防范两类风险:一类是“黑天鹅”事件(小概率的重大风险),一类是“灰犀牛”事件(大概率的重大风险)。也就是说,我们既要防范小概率的重大风险,也要防范大概率的重大风险。大概率的重大风险,一是这类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二是人们容易忽略或者回避这类风险,由于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眼睁睁看着灰犀牛向你冲过来,而你毫无招架之力。

三是发展动力和发展阻力并存。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改革、坚持发展,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构成了新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发展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克服重大阻力”,实际上这个重大阻力,很多是发展的阻力。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的都是深层次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

第二,从新时代的主要任务来理解把握。新时代的主要任务可以从实现“三个转变”来把握。

一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接下来,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是有它新的性质、新的要求、新的标准的,需要全党重新学习和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