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下去的速度 升上来的质量 深化中的改革效益提升(2)

降下去的速度 升上来的质量 深化中的改革效益提升(2)

——谈2018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与下半年的经济改革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精辟论断既是党从发展全局作出的高度准确性和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也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目标特点而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两高一低”是指经济的运行特征,高增长、高就业和低通胀。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速预计为6.7%左右。而从就业的情况看,前5个月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为61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55.7%,GDP每增长1%带动的新增就业人员约为112万人,经济增长的实际产出效应有改善。通货膨胀率总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预计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2%左右,除鲜菜、鸡蛋、羊肉和医疗保健外,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均保持平稳运行。

(二)经济发展质量、结构质量和分配质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经济发展质量主要指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支撑。上半年,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预计将下降3.6%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下降5%左右,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此外,预期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下降约4.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下降约3.5%,环境友好型的局面不断得到提升。

经济结构质量主要指产业结构、动力结构和价值链分布结构。上半年,我国产业结构总体上将进一步强化服务业的主体地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协同有序。其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和9.3%;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速则高达30%以上。在动力结构上,消费作为主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新动力和新动能快速成长。上半年,预计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80%左右,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0%左右,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0%左右,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新动能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也在不断加大,上半年,预期日均新登记企业接近1.8万户,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0%,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65万件,网上零售额的增速超过30%,快递业务量超过200亿件。而在价值链的分布结构上,我国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并拥有了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创新力的“独角兽”企业。1-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5.8%,工业机器人增长33.7%,智能电视增长23.2%;3D打印设备、生物基化学纤维、单晶硅、石墨烯等产品快速增长;分拣机器人、无人机配售、面部识别支付等新技术逐步崭露头角;“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入融合。

分配质量是指居民收入增速、占比和差距的情况。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速预计在6.6%左右,将继续高于人均GDP的增速水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预期将达到43%,成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从收入分配差距来看,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与中位数的比值约为1.16,与2017年的情况基本相当,在社会阶层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差距没有进一步扩大,当然也没有显著的改善,基尼系数的水平保持稳定。

(三)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收益率和资本形成率均有小幅的提升

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来自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管理效率和制度模式效率,在核算上可以用经济增速与要素增长率的差异来进行衡量。一季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值约为1.7个百分点,上半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将略超过1.7个百分点的水平,比2017年1.3个百分点的水平明显提升,总体呈改善的趋势。

企业收益率呈现持续改善的情况。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3亿元,同比增长16.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预期上半年,企业收益率将延续前5个月的基本态势,但在增速上会出现小幅放缓,利润率水平略有降低的压力。在工业企业利润水平上升的带动下,服务业企业、现代农业企业的收益率也呈现出较明显的改善情况。

资本形成率是指形成的资本额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长期以来,该比率一直呈下降的态势。2010年资本形成率甚至达到100%的水平,而到2016年、2017年则下降到52.8%和41.4%,过多的当期资产的补偿和加速折旧的摊销成为影响我国投资效率和产出效益的重要原因。上半年,我国资本形成率约为60%左右(一季度为61.7%),整体出现了明显回升,投资效率出现了明显改善。

三、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坚持底线思维

面对经济增速的下行和运行中有利因素的积累,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应坚持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只要经济还在稳定的区间内运行,就要把改革放在首位,不出台强刺激政策;第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做好风险管理,坚持底线思维;第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顶层规划。具体包括:

(一)以智能市场、新兴热点和消费金融作为提升消费重心和要点

智能市场是有效反映消费者需求,形成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并创新商业模式和流通业态的重要基础,核心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布局、应用与信息消费的全面兴起。国务院确定了生活信息类消费、公共服务类信息消费、行业类信息消费和新型信息产品消费等四个关键领域,并强调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加强分类指导,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信息消费领域“证照分离”试点,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放宽新业态新模式市场准入。

新兴热点主要是根据家庭消费的需求和成长特征进入引导和促进,确定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和方向,即大力推进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选择好既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改善需求、又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的关键消费品作为抓手,从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中央强调,要加快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以推进人口城镇化为抓手壮大消费群体,激发市场内在活力。

消费金融是破除消费瓶颈,提升消费层次,缓解房地产投资等消费“挤出”的重要举措。应着力做到,放开市场准入,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向消费者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小额信贷,规范经营、防范风险,使消费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互补发展。通过消费金融的支持,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二)以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完善PPP制度和推动房地产市场改革为重点扩大和拓展固定资产投资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金融的归宿。金融应根据实体经济的运行特点和发展特征,创新支持机制和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要综合运用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适度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加强和改进对企业兼并重组、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和效率,积极稳妥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和库存;指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和收费项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支持实体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PPP模式是有效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增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提升公共项目建设效率的重要举措。既要进一步简化PPP的程序,提升PPP项目的效率,提高相关效益;又要有效防范和化解PPP的风险,并消除管理运行中的扭曲。要夯实社会资本融资义务,不得以债务性资金充当项目资本金,政府不得为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融资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不得约定由政府方或其指定主体回购社会资本投资本金,不得弱化或免除社会资本的投资建设运营责任。

房地产市场的投融资主要存在风险过度集中、资金结构不透明、项目债务与企业债务高度混同等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向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恢复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机制,并更加有效地开展资源配置活动,充分体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原则。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