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下去的速度 升上来的质量 深化中的改革效益提升

降下去的速度 升上来的质量 深化中的改革效益提升

——谈2018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与下半年的经济改革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精辟论断既是党从发展全局作出的高度准确性和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也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目标特点而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告知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精辟论断既是党从发展全局作出的高度准确性和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也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目标特点而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战略决策层面来看,我们要下决心将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既是原则,也是目标;要全面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重视效率的创造和成果的分配,将产出增加值和全要素生产率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从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则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并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这样在运行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呈现出经济增速适度回落,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实体经济产出效益持续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提高的特征,而2018年上半年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出这一特点和趋势。

一、经济增速总体平稳,经济质量显著增强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风险的异动,上半年,我国一些重要的经济增速指标向经济质量增强转变,但总体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并呈现出逐步平稳的特征。所以既无须惊慌失措,对经济运行中的小的矛盾和风险进行无限放大,或对改革中的部分薄弱环节进行过多指责;也要抓住机遇,正视矛盾和风险,利用经济增速放缓但总体处于平稳运行的关键时期,突破改革瓶颈,弥补发展短板,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稳中求进,稳是前提,进是目的,而小幅的回退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一)消费增速明显回落,传统消费热点支持能力下降

2018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下降到8.5%,即使考虑到其中部分生活服务业没有涵盖在内,整体消费增速也不够理想。预期上半年,我国消费增速总体保持在9.5%左右,低于预期值。从消费的构成结构来看,近年来的消费热点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如汽车类增速-1%,家电类的增速7.6%,建材类增速6.5%,家具类增速8.6%,均呈下降趋势。

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保持消费的稳定增长和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重点。因此,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创新和营造新的消费热点,并实施以突破消费瓶颈为方向的金融财政政策就成为下一阶段政策推出的重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压力加大,投资结构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2018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604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从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速来看,预计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6%左右,整体呈现中速增长的态势。从构成结构来看,由于存量投资结构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投资期仍在进一步地拉长,所以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并未得到总体上的改善,工业投资的增速仅为2.6%,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降为9.4%,房地产投资则仍然维持在10.2%的增速水平。

根据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投资应对优化供给结构发挥关键性作用,这样,简单的投资增速提高和规模扩大,不再是我国的政策选项。因此,加大对工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投资的组织方式,优化房地产市场的融资结构成为投资改革的重点和要点。

(三)进出口形势保持稳定,贸易平衡压力有所增大

2018年5月,我国进口贸易增速(以美元计,下同)为26%,出口贸易增速为12.6%,总体形势保持稳定;但从贸易顺差来看,规模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仅为249亿美元,下滑近40%。预期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为9%左右,贸易顺差的增速为-35%左右。需要说的是,我国贸易运行的变动和调整,主要是自身主动实施改革的影响,与当前的相关“贸易战”没有直接的联系。如前5个月,中美贸易规模达到1.57万亿元人民币,增速为5.3%,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3.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对外贸易的重点是贸易利益、贸易效率和贸易形态,而不是传统的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因此,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贸易形态,减少贸易壁垒,改善贸易条件,提升贸易综合利益。

(四)货币供给保持稳定,社会融资总额不及预期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4.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考虑到同期GDP的增长和物价的涨幅,这一增速与实体经济的需求基本适当。但从社会融资总额的情况来看,1-5月的新增融资规模仅为7.92万亿元,下降了15.35%,主要由于企业债务和委托贷款规模的减少,在结构上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形成了抑制。

这样,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新增货币供给,而是优化社会融资的结构,有效提升货币周转速度,降低资产久期水平。为达到这一目标,改革的重点应在创新货币投放结构、优化社会融资渠道、平衡社会资金分配,这是为了做好改革中的风险控制。

二、经济质量水平有改善,经济效率指标提升明显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第一和经济效率优先。从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来看,尽管数量指标和速度指标的表现不够理想,但经济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得到了改善和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总体上看,中国经济保持了“两稳两更”的调控要求,实现了“两高一低”的发展目标

“两稳两更”是指政策上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稳定,并推动结构政策发挥更大作用和社会政策更加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今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政策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在强化公共服务保障,支持经济发展和推进自身改革的同时,启动了关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政府性收费等多轮减税降费的改革,累计减税降费规模预期将超过6000亿元,约占全年减税降费规模10000亿元的60%。稳健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基础货币的增速约为1.64%,而流动性的增速则为8.85%,货币市场的效率明显提升;利率水平和结构也保持良好,从Shibor的利率水平来看,5月末的隔夜利率和1年期利率分别为2.8310%和4.3880%,相对于去年同期的2.6365%和4.3579%基本相当。结构政策更加富有针对性和拓展性,新组建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首期募资规模不低于600亿元,并在三年内将我国现有企业融资担保能力提升25%;新组建的国新央地共同发展基金的首批募资500亿元也基本到位,并作为母基金发挥支撑和引导作用。社会政策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1-5月,政府的教育支出达12053亿元,增长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13196亿元,增长11.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达6931亿元,增长7.4%,对民生问题的保障进一步加强,水平也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连元博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