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以新发展理念推进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

【2018-08】以新发展理念推进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该地区存在大面积雾霾频现、资源环境超载严重、生态恶化等诸多难啃的硬骨头。针对京津冀环境污染等诸多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2017年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北京,强调对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要综合施策。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破解京津冀大气污染等突出生态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推进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

以新发展理念审视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新问题

鉴于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早抓事半功倍,晚抓事倍功半,越晚越被动。那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全面分析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较低。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不足,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与效益较差。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加剧成为当前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北京周边省市以重化工业为重要支撑的高碳产业结构,恶化了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河北唐山、邯郸、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城市是全国污染重灾区。河北省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区域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对北京和天津形成了“污染围城”的态势。京津冀整个地区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大,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技术创新不够。特别是面向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不足,传统能源消费转型缓慢,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开发、应用、推广严重不足,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转型。创新驱动不足导致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比较低,直接或间接制约了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

协调机制缺失,发展不平衡较为突出。因资源能源相对匮乏,行政分割和地方壁垒等因素存在,京津冀地区在发展中存在协调机制严重缺失的现象。各自为政与各自发展形成牵制,要素流动不够顺畅,沟通协调不够顺利,致使区域产业间的互动不足。在大气环境联防联控、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中缺乏利益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难以改变传统自我封闭、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未能实现均衡性、协调性、持续性发展,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

绿色空间不足,生态环境建设滞后。在京津冀发展进程中,疏于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与保护。为了追求GDP增长而选择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城镇化道路,加快了城市资源能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污染,降低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缺乏有效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失序的工业化、城镇化行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与后果,这些后果在不同的空间规模上具有不平衡的社会影响。大量农村和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资本和利益主导下的空间盲目扩张和产业粗放发展。例如,过度开发资源、使用低效能燃煤、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业高污染高排放等。这些行为降低了区域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绿色空间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建设严重滞后,必然引发生态安全与环境危机。

区域开放度不够,要素流动不顺畅。京津冀地区的开放性不够,不仅区域内部,还包括京津冀地区与区域外部之间缺乏足够的开放和交流。资源要素流动的不顺畅,会直接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文化等发展不够开放。从过去的发展状况来看,京津对周边地区不仅没有形成更好的产业波及和辐射带动作用,相反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差距。河北及周边省市的高端人才更多的是往北京走,而北京高端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对周边地区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当前,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有利契机,加快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开放融合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

共享不够充分,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诸多方面的共享不足和不充分现象。具体表现在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人才、政策、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以京津冀地区生态补偿为例,为了给京津阻风沙、护水源,河北省承德市多年来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一方面,建立了承德市与北京、天津开展跨区域碳排放交易、滦河跨界流域补偿等横向补偿机制,但生态补偿多以支持和补助一些项目来体现,临时性政策诸多,缺乏稳定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另一方面,生态补偿收益过低,则难以支撑自身发展。目前的生态补偿标准,尚未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恢复或保护需要的各类成本,补偿标准偏低,投入资金与实际成本差距较大。此外,京津冀地区只在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等领域开展部门主导的专项生态补偿,存在规模小、进展慢、补偿少等客观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建共享未能形成合力。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