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让胡同恢复静生活

【2018-08】让胡同恢复静生活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三眼井胡同打造历史特色文化街区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因紧邻景山公园而得名。现有户籍人口4.4万人,常住人口3.3万人,流动人口1.1万人。辖区中80%为平房区,属于老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三眼井胡同就位于这里,是景山街道6条主要大街和73条背街小巷中最静美的胡同之一。三眼井胡同全长306米,宽7米(含1条主街和11条支巷),东起嵩祝院西巷,西至景山东街,南与大学夹道相通,北与吉安所左巷、横栅栏胡同相通,与沙滩后街东高房胡同等周边街巷组成“三横七纵”的胡同片区。片区内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嵩祝寺、智珠寺、北大红楼、毛主席故居、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北京大学女生宿舍等。2017年以来,街道按照“板块式推进,区域连片整治”原则,以三眼井胡同整治为切入点,积极做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和“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辖区胡同实现了“生活静下来,环境美起来,服务优上来,秩序稳下来,文化挖出来”的目标。

讲好胡同故事

共建共治,形成“四位一体”治理体系。整治前,片区环境秩序混乱,胡同风貌破坏严重,违法建设和“开墙打洞”问题突出。胡同内各种线缆凌乱无章,房屋外墙面、地面破损随处可见,低洼院落汛期积水、雨污倒灌,无照游商黑三轮聚集揽客,车辆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安全。街道以拆除违法建设、封堵“开墙打洞”为重点,综合整治环境乱象。对违法违规和严重破坏环境的问题“零容忍”,做到“三不三到底”:不留死角全覆盖、不降标准严政策、不留隐患无例外,将违法建设一拆到底、“开墙打洞”一堵到底、街面秩序一清到底。共拆除违法建设96处、面积1862平方米,封堵“开墙打洞”120处、面积2817平方米。推进架空线路入地,亮出天际线,恢复传统空间秩序。通过整合力量、统筹工作、完善机制,逐步形成街道、社区、居民、物业“四位一体”的街巷治理体系。

连片推进,创建特色精品胡同。街道将胡同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将整治、规划设计、提升、管理、服务等有机结合,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从“面子”逐步转向“里子”,从单项工程转向综合治理。克服单打一的做法,以点带面,注重把三眼井胡同与周边相连的沙滩北街、嵩祝院北巷、东高房胡同、横栅栏胡同、大学夹道等背街小巷,以及该胡同内11个毛细枝杈胡同,在设计、提升上融为一体、统一标准、同步推进、成片提升,通过板块式的集中整治提升,成片恢复老胡同肌理和风貌。

深挖内涵,打造流动的胡同博物馆。在整体提升上,突出三眼井胡同的老北京特色,加强长效管理、组织常态化综合执法,环境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同时注重深挖胡同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文化内涵和特色亮点。通过继承、再现、再造三种方式,打造具有景山特色的三眼井社区文化品牌,让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三眼井胡同所在的黄化门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寻找景山宝藏”活动,动员党员群众把身边的文化挖出来。根据居民建议,把海棠花作为三眼井胡同的巷花,形成三眼井胡同特有的文化印记。街道将胡同的名称由来及名人故居、历史典故等进行整合,生成二维码,安装在街巷明显位置,一扫二维码就能以语音、文字、视频、照片等方式了解胡同故事。以三眼井胡同为样板,通过把景山地区打造成中轴线上实体博物馆的方式,讲好景山故事,传承好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