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血与火的十大战场

回望血与火的十大战场

摘要: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利,打击了日军气焰,振奋了国民士气,提高了八路军的声威。

平型关大捷:

显示人民军队力量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省东北部平型关地区,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此战为八路军首战,第115师以劣势装备一举歼灭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和辎重部队各一部共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辆,缴获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支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利,打击了日军气焰,振奋了国民士气,提高了八路军的声威。

黄土岭战斗:

击毙日将阿部规秀

1939年11月7日至8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各一部在河北省涞源县城东南黄土岭地区对日军进行伏击战。1939年11月3日,由涞源城出动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独立步兵第1营主力,被八路军部队歼灭于雁宿崖。4日晨,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旅长阿部规秀中将率独立步兵第2、第4营共1500余人向黄土岭、银坊方向急进,试图报复。7日15时,日军在游击队诱击下,进入黄土岭伏击区。经激战,八路军毙伤日军900余人,击毙阿部规秀中将,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打击了侵华日军的气焰。

百团大战:

摧毁日军交通命脉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不包括山东)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抗战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共经历摧毁正太铁路交通、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反击日军报复性“扫荡”等三个阶段,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巩固了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污蔑,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抑制了国民党内对日妥协的倾向。

冉庄地道战:

灵活机动的人民战争

抗战时期,河北省清苑县冉庄民兵挖筑地道对日伪军进行作战。1941年秋,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力量,渡过难关,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冉庄民兵依托地道,采取灵活战术,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从1942年至抗日战争胜利,冉庄民兵共进行地道战11次,毙伤日伪军96人,并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冉庄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军民的一个创造,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种有效的作战形式。

车桥战斗:

巩固苏中抗日根据地

1944年3月,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部队在江苏省淮安县东南车桥地区,对日伪军进行进攻战役。1944年3月5日至13日,遵照中央关于集中力量打击日伪军、巩固与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指示,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部队发起以夺取车桥为主要目标的攻势作战。此役,共歼日军460余人(俘24人)、伪军480余人,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实现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

五道岗战斗:

东北抗联的刀锋

1937年8月,东北抗日联军一部在吉林省桦川县五道岗地区对日军进行战斗。1937年8月21日,日军驻黑龙江省桦川县孟家岗(今属桦南县)黑石部队骑兵600余人出动“讨伐”。抗联第5军军长周保中获悉后,利用五道岗两侧高地设伏。10时,日军被诱入伏击地域后,遭抗联官兵密集火力夹击。15时左右,抗联部队发起冲击。战至16时许,共毙日军300余人,伤其50余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

百花洞战斗:

游击队的伏击战

1941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在广东东莞县城东南百花洞村,对日伪军进行的伏击战。1941年6月10日,日伪军600余人夜袭百花洞村,企图消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大队长曾生获悉后,率领三个中队200余人及自卫队近1000人在百花洞村周围高地设伏。11日拂晓,日伪军进至百花洞村,遭游击队包围打击。12日,日军以飞机支援,并出动日伪军1000余人增援。第3大队主动撤出战斗。此战,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的代表性作战,毙伤日伪军50余人。

台儿庄战役:

正面战场首次大捷

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台儿庄地区挫败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1938年3月20日,日军第10师濑谷支队向台儿庄突进,24日起反复向台儿庄猛攻。中国守军顽强抗击,与敌形成拉锯战。3月底,第五战区分兵内外夹击,坚决阻击驰援的坂本支队。4月3日,第五战区发起全线反攻。激战四天,歼灭日军万余人,取得胜利。台儿庄大捷,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次长沙大捷:

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

1941年12月,日军12万余人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中国第九战区30万余人逐次抗击,诱敌深入。1942年1月初,日军反复向长沙进攻受阻,并遭到沉重打击。4日,中国军队在外围完成包围,进行向心攻击,迫使日军于当日夜北撤。日军在中国军队前堵、侧击和追击下,伤亡惨重,至15日退至新墙河北岸,16日恢复战前态势。在美英等国军队于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的形势下,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

仁安羌大捷:

中国远征军的胜利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仁安羌地区对日军的进攻战。1942年4月16日,日军一部攻占仁安羌油田,将英缅军第1师及坦克营一部包围。为援救英军,远征军第113团奉命驰援。18日拂晓,第113团发起进攻,激战至中午将日军击溃。至19日14时,收复油田区,解救被围英军7000余人、汽车100辆,战马1000余匹,及被俘英美传教士、新闻记者等500余人。此役,远征军击毙日军1000余人。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