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认识世界就是通过实践获得关于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这是一个反复多次、无限深化的过程。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基本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时又将总结、概括、升华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真理性。

(一)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否定认识到肯定认识的历史逻辑

历史上,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有过教条式的理解,走了不少弯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变得模糊不清。为此,邓小平提出要对“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进行解放思想。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深化的,是一个从否定认识到肯定认识的过程。1980年4月12日,邓小平在与赞比亚总统的会面谈话时,指出“四人帮”所谓“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就是穷的”,而这一观点违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进而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3]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一时期我国刚刚从错误的指导思想中走出,一方面需要清算思想领域的混乱;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尚处于开始和探索阶段,必须坚持实践的真理性标准,才能激发社会的活力和生机,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推动改革开放向前发展。邓小平用排除法的方式,用否定的句式来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就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打开了天窗。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开始从“不是什么”中发展出“是什么”。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富”。[2]这种“富”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而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一科学论断不是事先的理论预设,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经过了14年实践的反复探索和检验,在无可争辩的巨大成就基础上总结而来的。

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否定认识到肯定认识改变了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路径。通过批判旧世界得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认识路径,“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社会主义国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都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则打破了这一教条。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从实践到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然后再将这种理解和认识升华为理论,从而进一步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的发展。“实践——理论——实践”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11]

(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历史逻辑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经济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必然从这一实际出发,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必然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入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仅得到极大丰富,文化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更加主动地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愿望。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参与经济生活的管理,也要求参与到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之中。因而,上层建筑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一方面,政治上层建筑需要发生变革。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更加发达,也要体现在民主更加真实有效。民主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既要克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出现的忽略民主程序的“大民主”,也要防止西方所谓“三权分立”、“多党竞争”等形式上平等、但实质上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民主,从而保证民主在程序上公平合理和在实质上人人平等。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要求思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更加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具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能否理顺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化解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也是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保障。无论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的。我们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人民民主、社会和谐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正是沿着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一历史逻辑。

(三)从反思经验教训到肯定实践成就的历史逻辑

从“共同富裕”到“党的领导”,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可以分为前后两种不同路径。前者侧重于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的反思。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必然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在中国这样以农业为主、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落后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党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教条式的理解和运用,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一方面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结果造成了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很低的水平徘徊不前;另一方面忽视了民主法制的建设,加之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造成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各项制度形同虚设,人大政协会议长期中断,国家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种法律名存实亡,大量冤假错案,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声誉。正是基于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我们党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后者侧重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就的肯定。我们党将社会和谐和党的领导提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在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各种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既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也是我们党和国家需要长期奋斗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展现出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将党的领导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正是对97年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肯定。这一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真理性、历史必然性正是从反思经验教训到肯定实践成就的历史逻辑中体现的。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