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深刻内涵

准确把握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深刻内涵

观点提示

无论是基本国策的定位,还是必由之路的界定,都表明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需要从战略布局的高度认识其重大意义。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把“开放”纳入新发展理念,强调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并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战略部署的深刻内涵,使改革开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更强大的动力,意义深远。

一、从战略布局的高度认识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意义

无论是基本国策的定位,还是必由之路的界定,都表明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需要从战略布局的高度认识其重大意义。

首先,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意味着我国要在全世界的时空中定位自身的发展。

历史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互联互通、开放融通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开放是实现我国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中国只有在全世界的时空中定位自身的发展,正确对待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理性处理当下各国分歧冲突、积极开拓世界各国共同未来,统筹国内国际,加强内部建设和外部合作,才能更好找准自己的坐标,实现更好的发展。

其次,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意味着我国要在全人类的命运中担当自身的职责。

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面对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国际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世界需要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各国人民需要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做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抉择,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倡议蕴含在中华文化中的天下为公、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等理念的独特价值,向全世界、全人类全方位地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做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意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以实际行动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二、在发展动力的层面把握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基本内涵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置身全世界的时空,面对全人类的命运,谋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来增加新动力。

首先,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

40年来,我国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竞相对外开放。从改革开放初期注重引进来,到新世纪以来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对外开放形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高等教育规模全球第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高铁、载人航天、高温气冷堆核电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的重要时期。对外合作全面双向深入,出国留学和学成回国人数双双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同。

实践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坚持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了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了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只有主动开放,才能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更好促进改革创新,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只有双向开放,才能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只有全面开放,才能加快构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新格局;只有公平开放,才能实现内外资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局面;只有共赢开放,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只有包容开放,才能促进各国互尊互鉴、共同发展、共享繁荣。因此,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实现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三、以互利共赢为准则落实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各项举措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就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贸易强国建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互利共赢,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首先,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主张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其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是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的基础,也是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建设目标。没有互利共赢,各国难以平等合作,我国不可能对世界全面开放,世界也不可能对中国全面开放。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正确义利观,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中国不但要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更好惠及世界,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形成各国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其次,发挥各层面作用形成立体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互利共赢为准则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国家、社会和人民一起努力,共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国家层面,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坚持所有国家一律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在社会层面,积极发挥企业、高校、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推动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领域的务实对外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密切各领域往来。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旅游、艺术交流和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在人民层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选派和接收留学生、推广语言学习、开展旅游观光和文化浸润等多种“增进民心相通”活动,鼓励更多中外民众直接往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与体验,成为推动开放、参与开放、促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强大力量。

(作者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