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要求,如何使教育让人民满意?
入秋时节,三秦大地艳阳高照,暖意融融。陕西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一间教室的图书角,学生们的读书笔记整齐地摆放着,仿佛还在等待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阅览。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满怀深情的话语,曾让在场师生振奋不已:“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家的资金会向教育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倾斜。”
这所与杨家岭革命旧址紧紧相邻的小学,早在20多年前就被习近平同志记挂在心。
1995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起“千家企业建千校”爱心活动,杨家岭小学获助重建。当年3月,习近平同志给学校校长写来一封信。信中说:“有机会通过捐建希望小学与你们建立联系,很高兴。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学生入学困难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一项富有意义的内容。”
从6间平房当教室、8孔土窑洞作教师办公室兼宿舍到盖起4层教学楼、拥有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历经变迁,已和城里的学校无甚差别。
“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正在从梦想变现实。”在这里工作了30年的校党支部书记霍晓林激动地说。他身后的学术报告厅内,孩子们正聚精会神,聆听千里之外的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教师远程授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由此支撑起来的一组组数据,映射着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向神州大地的印记。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国已有29.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基本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4%。
——累计资助各教育阶段学生4.25亿人次,为3700多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改善营养膳食。
——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累计录取学生37万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实施城乡统一“两免一补”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钱随人走”惠及近130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
——30个省(区、市)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共有40多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
今日之中国,兴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飞跃背后,挑战和问题依然紧迫棘手:一边是城市名校挤破门槛,一边是乡村教育捉襟见肘;一边是学生对“分数”的苦苦追求,一边是社会对于“能力”的迫切需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