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航向 驾驭风浪 奋勇向前

把握航向 驾驭风浪 奋勇向前

刚刚过去的中秋之日不同寻常。一面是美国层层加码、步步紧逼,对我2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征收10%的关税,把“美国优先论”表现得淋漓尽致;一面是中国回应,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或5%的关税,同时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事实、阐明立场,表达中国妥善解决分歧、推动合作共赢的决心意志。这一日,人们见证了一场有历史意义的较量。

今日之世界,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各种力量交锋、各种思潮激荡、各种治理主张登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但仍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同和维护。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后何去何从?取决于两种主张、两种力量的博弈和较量,世界的未来也蕴含于其结果之中。

今日之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是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动力又有各种困难挑战风险的时期,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期,又是应对和化解霸权主义对我施加强大压力的时期。我们面对是全球范围的大竞争、改革发展的攻坚战。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需要我们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应对挑战的高招,需要打好防范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把握航向、驾驭风浪,朝着已经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一、顺势应“变”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最近的几次重大外交场合,习近平主席都强调指出了这一重大判断。“百年未有”,彰显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性、深刻性,也是提醒我们时刻把握好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遵循。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繁荣富庶“百年未有”。工业革命、管理革命、科技革命的潮头一浪高过一浪,人类掌握了更为强大复杂的物质和技术手段,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从速度、总量还是水平上看,这都是有史以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尽管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发展的包容性和发展红利的普惠性还有所欠缺,但人类物质财富的“蛋糕”无疑做大了好多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在逐步改善之中。

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密集活跃“百年未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突破,制造业全面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全球能源变革加速推进,学科之间、技术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不同文明的交流碰撞“百年未有”。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地球村”里。在全球化的推动之中,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在广度、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如何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成为新的重大课题。

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百年未有”。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发达国家经济,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入死胡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势不可当,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变化之一。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按汇率法计算,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全球发展的版图更加全面均衡,世界和平的基础更为坚实稳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要把握主流——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总体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回望沧桑历史,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延续40余年的冷战,教训惨痛而深刻。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更加成为时代潮流、民心所向。近代以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这也是得道多助的“道”。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要看清逆流——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测的因素增多,世界格局正处于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冷战思维、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阴霾不散,地区动荡、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难民潮等风险挑战层出不穷,经济金融和发展鸿沟问题日益突出,世界范围内安全挑战更加复杂严峻。

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今后的征程仍然布满荆棘,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变中把握不变,在不变中应对变,既顺应大势,又站稳脚跟,是中国面临的尖锐挑战。

二、沉着应“战”

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软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与竞争。当前,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既是外部强加于我的、躲不开的重大挑战,也是掌握自己命运的“国运之战”。

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间的中美经贸关系,建立在两国经济结构互补和国际产业分工基础之上,经过多年发展,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构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格局。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和高素质、低成本劳动者队伍,日益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但总体而言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美国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强大,服务业发达,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货物贸易顺差体现在中国,利润顺差则在美国,整体上各得所需、互利共赢。这既是双方优势互补的自然结果,也是国际产业分工、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

就实质而言,单边保护主义是一项“零和游戏”。上世纪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了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却加剧了经济大萧条,被称为“20世纪最愚蠢法案”。2002年,小布什总统向多国实施“保护性”钢铁关税政策,因国内众多利益受损行业的反对,实行了短短15个月后不得不宣布取消。历史一再证明,单边主义行不通,贸易战没有任何好处。既解决不了本国结构性问题,也保护不了本国工人的“饭碗”,更会引发对手反制,损害全球产业链和消费者利益。

但是,美国无视前车之鉴、违反世贸规则、不顾国内反对声浪,发动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为了中期选举的票箱;其根本目的,则在于遏制中国崛起,最大限度攫取美国利益。

根据研究测算,对中国而言,这场贸易战中,美方威胁的25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全部付诸行动,预计影响我国GDP约0.20%到0.25%,相对我国经济总量来看,加之近几年我国内需贡献超过90%,贸易依存度下降至33%,基本面持续向好,经济有底气有韧性,这种冲击是有限的。对于受影响最大的制造业企业,商务部也明确表示,在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税收收入将主要用于受损企业及员工、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等,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总体来看,贸易战带来的损失是可以承受的。

但更值得重视的,是美国发动贸易战背后的真正筹谋。

这些年,中国加速成为区域经济重心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助推器”,伴随人民生活即将实现全面小康,已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有相伴而生的世界最大市场,这一力量足以使中国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活力与日俱增,如果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目标,全球分工体系难免会重新调整。美国公布的第一批征税清单中,包括了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工业设备、机器人、新材料、汽车等诸多行业,保护自己“奶酪”的心态昭然若揭。

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家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引擎。此次美国抡起贸易战的大棒,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多米诺骨牌”要放倒的第一张,其意图决不在于几百亿美元的税收和中美贸易的平衡,而是要阻止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而阻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阻断中国人民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我们不能为求得一时之安而放弃更加长远、更加关键的发展权益,务必打好、打赢这场复兴之路决胜阶段中的关键一战。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当下的这场贸易摩擦,事关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事关中国发展权的红线。我们要沉着应战,绝不退让。同时也要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既有效化解中美矛盾,又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促“稳”推“进”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形势时明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针对“变”中的突出问题和风险挑战,中央作出了一系列精细、务实的工作部署,出台了基建投资补短板、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减税降负、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收减支的“组合拳”。这是对时局形势的变化了然于胸所作出的重大判断,也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贯穿于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鲜明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为我们直面现实、攻坚克难,扎实办好自己的事、开辟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指南和遵循。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既受到国内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不利影响,更有外部环境出现明显变化的严重干扰。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必须突出抓好一个“稳”字,就是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这个“稳”,又绝不是被动求稳,不能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就捆住自己发展进取的手脚,而是要把“稳”和“进”辩证统一起来,以“进”促“稳”、以“稳”应“变”。

我们要继续推动改革的“进”。当下的改革,是在产业革命浪潮席卷、大国博弈拉开序幕、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背景下展开的,面对的是长长的“问题清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突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回首过去,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面向未来,要破解各种内部外部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还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要继续推动开放的“进”。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尤其需要借鉴历史经验,加快提升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提升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提升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意味着创新体制机制、打开新的发展格局,引领我国外向型经济向更高层次拓展,也将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把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既能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也注定将为世界带来更大机遇。

我们要继续推动民生的“进”。在“为谁改”问题上,中国的改革指向一直非常鲜明。“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是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环境等问题,改革就要从这些问题入手,把群众利益诉求作为努力方向,再难也要向前推进。要善于从社会关注的焦点、日常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让改革的思路、决策、方案、措施“接地气”、有人气,更好满足社会诉求,带给人们更多的获得感,使改革开放始终与人民心声相激荡,在时代浪潮中永不迷航。

四、实“干”兴邦

新时代的潮流激荡澎湃,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前不久,一篇《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的署名文章爆热刷屏,获得无数点赞,也充分反映了一个民族应对风险挑战的意志决心和民心民意。“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无论是适应常态、培养心态,还是进入状态,都迫切需要继续保持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实干兴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勇于直面各种矛盾困难和风险挑战,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真抓实干,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考验,以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一手抓从严治党,一手抓改革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推进新时代。这些经受住各种挑战和考验、靠“撸起袖子加油干”取得的“成绩单”,值得全党全国人民为之重重“点赞”!

现在,我们距“两个一百年”很接近,特别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中国崛起的历史重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但也意味着在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还将面对许多富有新的历史特点、富有新的时代内涵的斗争。我们决不能丢失那种敢于直面矛盾、敢于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敢于尽职尽力、敢于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我们要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要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坚定不移、较真碰硬,啃下硬骨头,涉过深水滩,闯出这过关夺隘的关键阶段。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正处于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今后的路还很长,还要走向未来乃至更为遥远的前方,务必永远保持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扎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满怀信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