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必须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最重要的社会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其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必须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最重要的社会实践。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强大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提供了源头活水和根本依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引领
思想解放是伟大革命的先导。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及其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的全新事业。唯有思想的大解放、思想的大变革,才能引领和撬动这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40年来,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生产力标准大讨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到社会主义本质论,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到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方略,解放思想始终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始终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深刻的、广泛的思想解放,把人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过时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交往方式中解放出来,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打开了我们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的思想闸门,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由大幕开启走向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确立命题走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改革开放新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逐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谱写了改革开放实践中最恢宏的理论篇章。
回答时代之问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科学内涵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科学理论形成与完善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在探索和回答新问题中不断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理论自信的重要意蕴,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实践和时代课题进行研究解决,立足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从而展现思想的魅力、理论的活力和真理的威力。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开放40年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课题的探索和回答,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
在这些创造性探索和回答中,我们党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整体性理解,确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际、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标志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科学内涵,不断为改革开放提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