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向度(2)

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向度(2)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追求的伟大实践中生成的,是适合当代中国的行马克思主义之大道、造福中国人民的现实实践,也必将在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得以坚持和发展,不断开辟着通向自由王国的光明大道。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不离:器由道生,道由器显;道以成器,器以载道。《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就是行之道,道是要行的,不行就无道。行道就不能离开器。道是器之灵魂和本质,器是行道之资具。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器来行道,没有固定不变的具体要求,而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寻找最适合的方式。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实践向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就是共产党人的“道”,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人“行道”之实践,社会主义国家一些具体路线、方针、政策和制度安排就好比共产党人行道的“器”。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就是“道器不离”:马克思主义是灵魂,社会主义是载体;马克思主义是价值追求,而社会主义是价值实现方式。如果马克思主义离开了社会主义,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如果社会主义没有了马克思主义就会丢魂,就会走邪路。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基本路径和实践方式,都必须旨向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否则,无论怎么标榜和宣称自己的合理性和创新性,本质上都是离经叛道的歧途。而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把思想从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唯物辩证法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具体道路。否则,无论怎么标榜和宣称自己的正统性和权威性,这样的所谓社会主义实践肯定也会离经叛道。

朱熹曰:“理一分殊。”所谓理一分殊,就是理是一个理,而这个理又能在万事万物之中得以体现和实现。同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表达有多少种形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道”只有一个,这就是人类解放和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但是,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由于其历史传统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人民的需要和要求不同,他们造福人民、行马克思主义之大道的具体路径,当然可以不同,而且必须不同。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道”是一,而“行道”的具体路径是多,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正确的具体模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我说过,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追求的伟大实践中生成的,是适合当代中国的行马克思主义之大道、造福中国人民的现实实践,也必将在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得以坚持和发展,不断开辟着通向自由王国的光明大道。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