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今天,很多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发展中,资源型城市更要通过社会的各个群体、各个方面,推动领导决策层树立人力资本和人才意识,从而带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意识和氛围。要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这样一来,整个社会氛围树立起来,资源型城市合理转型的机会就到来了。
2.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力资源具有有效性和时效性。资源型城市要树立教育强市、科技强市理念,在教育投入上要毫不含糊。一是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二是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三是重视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四是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构建终身学习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素质是全方位的,需要终身学习,在终身学习的环境下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学习有意义,学习能体现自身价值,学习让人生更加精彩,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人力资源也能得到更大开发。
3.建设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
构建、吸引和聚集人才的优良环境至关重要。良好环境的构建,为人才提供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一个吸引和聚集人才的环境,争取留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落户,或者与外省、市高科技人才进行合作和学术交流。一旦这样的社会环境构建出来,它将成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无穷动力。
4.创新机制,用好人才
创新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用人机制,要用好人,明确什么人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什么人应该享受什么、拿到什么报酬;二是创新流动机制,让人能够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发出自己的光彩;三是创新评价机制,对人才的创新创业效果进行合理评价,并且给他们相应的待遇;四是创新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对科研型、创新型人才给予合理的经费支持;五是创新人才配置机制。总之,要通过机制的创新促进人才的挖掘。
5.关爱孕产妇及儿童健康,提升人口素质
人口是潜在的人力资源。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做好优生优育计生服务;二是提高对农村妇女、高龄妇女和流动妇女的健康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出生性别比失衡综合治理,由于资源开采的特点,资源型城市中往往男劳动力较多,而女劳动力较少,这对婚姻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资源型城市在出生性别比方面更应该下大力度进行综合治理。
6.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形成全社会尊老爱老风尚
资源型城市中由于年轻人的大量流出,老龄化速度很快,因此,资源型城市更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形成全社会尊老爱老风尚。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三是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度。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同时也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老有所获,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资源型城市如果能够率先形成注重健康儿童的出生,注重老年群体的尊重,就会吸引人才,形成好的氛围。
(四)长远保障
1.人口规模保持均衡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人口的多少要和就业岗位、资源承载力、城市承载力有效结合起来,保持人口与城市承载力的平衡,这就叫均衡。资源型城市引进的一定要是有效人才,而不能盲目引进,如果引进的人才在这个地方不能发挥自身才能,那么对这个城市的建设就不会起到支持的作用,因此,人口规模一定要和城市发展保持均衡。
2.人口结构持续优化
人口结构持续优化包括老中青年龄的合理化、教育水平和教育结构的合理化、男女性别平衡的合理化等等,人口结构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越了人口规模的作用。
3.人口素质稳步提升
人口素质是没有天花板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口素质一旦得到提升,爆发出来的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资源型城市要有这一理念,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并将其体现到行动上。
4.人口分布更加合理
每一个城市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地方人口合理分布时,承载力就强;不合理分布时,承载力就弱。促进人口分布更加合理,既是有效提高区域城市承载力的一种做法,也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
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只有人民生活改善了,人的精神状态饱满了,人的心情愉快了,人力资源的潜力才能得到有效挖掘。
6.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美丽中国目标的激励下,资源型城市更应该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保持自然优美,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才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挖掘提供优良的环境。
今天我跟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