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改革开放的浪尖

触摸改革开放的浪尖

摘要:时光在飞速的流转,改革开放的脚步日趋深入,时代的发展浪潮永远不会停止,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触摸时代的浪尖,引领潮流。

风云际会40年,改革开放的脚步踏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浸润了中国人的每一寸心田,我的人生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进程中,悄然改变。

1983年,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当时的国家机械部。

在一般人看来,能够进入国家机关,端上“铁饭碗”是很荣幸的事情。可对天生不安分的我来说,却并不是最佳选择,机关里朝九晚五的情形让我很不满足。

一天上午,科室里同志们对寄来的一封信议论纷纷,这是一封寄给我的信,一看落款,竟是来自中南海。

看到同伴们惊诧的目光,我这才向大家道出了谜底。

原来,到机械部上班一个多月,我便盯上了工作中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当时办公室并不宽敞,中午吃饭后,有的同事想休息一下,但没有现成的床,便借用其他人的办公椅,用上三四个拼起来躺下,不但自己睡的不舒服,还打扰了别人。这种情况或许在别人看来习以为常,可遇事爱寻个究竟的我却坐不住开始琢磨起来了。

于是,我突发奇想,希望设计一个办公椅,既可以坐着办公,也可以躺下休息。在设计完成后,谁来生产就成为一个问题。一方面是奇思妙想,一方面是供给不上,社会上缺少一个组织来对接此类需求。怎样把这两者对接起来呢?我陷入了沉思。

恰好在此时,我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团中央、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等五部门为鼓励民间发明,联合组织的全国五小发明活动正在举办。“为何不去这五部门看看呢?”一天晚上,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口气写下五封信寄出去了。没想到的是,有一个部门竟然回信了,而且还邀请我去中南海做客。

满怀着对理想的追求,一天中午,我骑着自行车去了中南海。从中南海回来后,单位领导决定让我筹办一个机构,于是,我便成为机械部下海第一人。

1984年,时代集团成立,在阜成路的一家小招待所里,我领着只有4个人的小队伍,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从此,我们一直在装备制造领域发展,从未离开这个“初心”。直到相关业务有所升级,产品从便携式的检测仪器慢慢发展到自动化的焊接、材料试验机、工业机器人等,我们始终坚持自我设计,坚持个性的张扬,坚持青春的无悔路。

时光在飞速的流转,改革开放的脚步日趋深入,时代的发展浪潮永远不会停止,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触摸时代的浪尖,引领潮流。

时代集团在发展壮大的路上,攀登过波峰,也坠落过波谷。回首来时路,我们亲眼看过很多匆匆过客,他们多是突然时髦地大干快上,然后三五年就走完人生,就像天边陨落的流星,刹那间辉煌,却又那么容易被世间遗忘。是选择做长做久,还是做大,亦或是做炫,这是每个创业者在付诸行动时所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但是,无论怎样选择,在中关村这片土地上,创新是永恒的旋律。

时代创立最初,我们没有中试发明的条件,仅仅依靠几个人的判断就断定发明的可转让性,但这种方式并没有走得长远,我们深知,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后来我们转入“模仿创新”路,探索出了一条“技工贸展”四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当时的中国急需要将人们创作的图纸测绘真正用于转让,在经过一系列的摸索学习之后,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建立了自己的销售队伍,逐步开拓市场,短短几年里,时代产品脱颖而出。时代系列里氏硬度仪、时代系列粗糙度仪、时代涂层厚度仪……个个响当当,这些产品不仅被国人所认可,同时也备受东南亚及欧美用户的青睐。

如今,时代集团发展已成为一个拥有十多亿元资产,40余家分公司及2家海外分支机构的行业龙头企业。创业30年,我始终心怀使命,传承着中关村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与企业家精神。

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与中关村的这本书还在继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春”的故事。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