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里的流金岁月

“鸡蛋”里的流金岁月

摘要: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的买卖已经和城里一样,“快递”“外卖”“网购”等词汇早已家喻户晓,农民坐在家里就能买遍世界、卖遍世界。最近几年,人们欣喜地发现,一度消失的“供销社”仿佛又回来了:帮外出务工的农民经营田地、发展农村现代流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涅槃重生的“供销社”更深地融入农民生活。“村里成立了养鸡合作社,以后有吃不完的鸡蛋,再也不用拿鸡蛋换东西了!”母亲喜不自胜。

早晨在饭堂吃早餐,一位同事戏道:“我拿鸡蛋跟你换个包子吧!”一石激起千层浪,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关于“鸡蛋”的流金岁月。

鸡蛋,现在最常见的食材,普遍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但放在40多年以前,却是非常珍贵的营养品。那时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有人生了病,或者产妇“坐月子”,家庭主妇们才舍得给碗里加个鸡蛋。许多年龄较长的人都有这样的记忆。

听母亲说,以前的鸡蛋,是可以当钱用的。那时候物资很稀缺,粮食等一些能交易的东西很少,最有交易价值的,就是鸡蛋了。当时母亲就跟亲戚朋友借几只小鸡仔养着,长大了产了蛋,就赶忙先拿出一些还了鸡仔的“本”和“利”,后续产的,就拿去换盐、“洋火”、煤油、针线、毛线等日用品,以及蜡笔、铅笔、毛头纸等学习用具。

那时的鸡蛋很"廉价"却又很"值钱",大致5分钱一个,一个鸡蛋可以换一大堆“水果糖”。40多个鸡蛋,就可以换一块够做一件衣服的花布。做完衣服剩下的“边角料”,手巧的母亲就拿“刃片子”(用废的菜刀)裁好,给姐姐“拼缝”成一个书包和文具袋;再剩的小块儿,可以拿来做补丁,往破衣服上一缝,显得格外耀眼;实在用不了的花布“绺子”,母亲也不会放过,往一起一拼接,就成了姐姐的“头绳儿”,系在头上可漂亮了!

就这样,土鸡成了农村家家户户物质和精神的“寄托”,我们当地形象地称之为“鸡屁股银行”。跟母亲一样的家庭主妇更是望眼欲穿,每天早上都要把前天洗碗剩下的“饭渣”洒在鸡圈前,来“讨好讨好”这些土鸡们。鸡圈门一开,母亲就堵在门口,挨个把每个鸡屁股都摸一边,看看哪只会下蛋,以此来估计当天的“收成”。过年的时候,还创新地在鸡圈旁贴上对联,题曰“鸡肥蛋多”。母鸡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村里没通大路,也没商店,百姓们要买东西,就得步行四十多里地去镇里的供销社。腿脚麻利的一天能跑一个来回,但主妇们却苦不堪言。供销社里“有头脑”的人,为了多赚点儿,就用独轮车“送货”进村,代价就是要乡亲们在“交易”时多加几个鸡蛋作为“路费”。母亲为此没少埋怨,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时间一长倒也习惯了。每次攒足了鸡蛋,就盼着供销社来村里“送货”。

独轮车能装载的东西不多,开始是“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后来村民们把土路修宽了,大点的驴车可以过来,商品也就跟着多了些,有了“散酒”、花生米、“头油”、塑料袋装的“北冰洋汽水”等“奢侈品”。姐姐说她最喜欢缠着母亲给她买“汽水”喝,有时趁母亲不在家偷个鸡蛋出去换,有绿色的,有橙色的,有红色的,喝起来可甜可甜了……

现在的00后甚至很多90后、80后可能都难以想象,几亿人的中国农村,在长达几十年中,主妇当家的油盐酱醋、孩子爱吃的糖果瓜子、农民种地劳作用的刀斧锄具,买和卖靠鸡蛋交易,商品全部来源于供销社这一个“购物天堂”,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唤醒了芸芸众生,更温暖了百姓人家。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商品种类的丰富,各种小摊小贩、商店门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农村的买卖逐渐活跃起来,鸡蛋结束了“钱”的使命,“供销社”也成为老人们记忆中的东西。

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的买卖已经和城里一样,“快递”“外卖”“网购”等词汇早已家喻户晓,农民坐在家里就能买遍世界、卖遍世界。最近几年,人们欣喜地发现,一度消失的“供销社”仿佛又回来了:帮外出务工的农民经营田地、发展农村现代流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涅槃重生的“供销社”更深地融入农民生活。“村里成立了养鸡合作社,以后有吃不完的鸡蛋,再也不用拿鸡蛋换东西了!”母亲喜不自胜。

今天,鸡蛋互易的时代已经远去,背篓扁担的买卖也一去不返。当回望起鸡蛋背后的故事,我们都应铭记这一段流金岁月,更应该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感恩改革开放,感恩党的领导。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