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气连枝骨肉亲(4)

同气连枝骨肉亲(4)

——从二月河给冯其庸先生的一封信谈起

摘要:二月河与冯其庸先生的交往已成为美谈。因为冯先生生前,我听他不止一次说起,所以对他们之间的故事略知一二。二月河虽然是草根出身,但作为冯先生关心、关注成长的众弟子中的一员,他在文学界取得了如此成就,极为不易。

4.冯先生的鼓励:“浊浪排空君莫怕”

当年撰写《康熙大帝》第一卷时,二月河的确有很多需要斟酌的地方请教于冯先生,在他给冯先生的信中说道:

关于整个构思,我原计划是四卷(不包康熙之死),出版社也同意的,但在出书预告时却变成了三卷,也曾问及此事,他们只说了一句:“写三卷可以了,就不要搞四卷了吧。”因为当时一本也没有出,谈三卷四卷问题我也觉渺茫,葫芦认了,这个话说得不很死,并不是有很大分歧。五卷的想法是没有的,但康熙之死安排在雍正篇中,大致规制、情节、线索、主题都是反复思量过了。我原意写出“大帝”之大,即到三四十年极盛时期即可。现在看,殊欠思量。其实雍正前卷,夺位登基,我意还是不把康熙写昏,晚年康熙精力不继,失故之处是有的。思想也日趋保守,留下的积弊他已觉自己无力解决,在选择继承人上表现迟疑、慎重,但最终选择雍正,我看极佳极当,确实解决了他遗留的很多大问题,他的死有悲有愁,但无恨。他很清醒的,尽管清醒中含有巨大的牺牲和苦痛。

冯其庸先生曾经问他,对作品中有些人物的处理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后来写道:“这个题难答。我就是再说一车话也未必说得清楚,于是便在电话中委婉回答(冯先生):‘他们的结果是我仔细想过的,学生不敢乱加臆造。’冯先生也就不再追问了。”

在小说的撰写手法和人物性质的取向上,二月河有自己的考量。他说:“像康熙、雍正和乾隆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用什么样的历史观来观照他们?我以这样三点来评判历史人物: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否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作出过贡献;二、在发展当时的生产力,调整当时的生产关系,改善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几个方面,是否作出贡献;三、凡是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发明创造这些方面作出贡献的就予以歌颂,反之就给予鞭笞。”在这些观点上,他和冯先生的看法显然是一致的。

在笔者开头引用的这封1986年4月18日给冯先生的信中,二月河又提到:

我决意接受老师意见,写到(康熙)死,因为反正要写到死,合并过来就是。出版社我想问题不大,他们也极重视此书,只要入情理,可以一致。使我唯一感到为难的是我对书中时序情节跳跃手法方面方法不多,61年,漫长岁月,纳入其中,跳跃是避免不了的,不仅时序,人物也是一茬换一茬,怕败了笔,这要好好细细编排才成。

会议的事老师所提两点极好,我想这应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我无经验,也无权干预其事,只能和他们联系一下,我想不致有什么问题,时间的事我也告诉了他们,也请他们斟酌,有什么情况,我会及时告知您的。

会议规模不会大,这是早已告诉我了的,除你们几位之外,不会再邀很多,可能本省大学和文艺评论界、新闻界还有几位,我相信在开好会这一点上,大家不会有分歧。

此信是在黄河出版社为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第一卷召开座谈会之前寄给冯先生的,前面是汇报该书后面如何写,写到何时,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后面则是介绍座谈会的情况,以及为冯先生的到来所做的准备。

冯先生离开南阳后,二月河的《康熙大帝》第一卷出版的信息传播开来,但他却受到了工作单位领导的批判。在他苦恼之际,冯先生给他寄了一副大对联:“浊浪排空君莫怕,老夫见惯海潮生。”给他以正面的鼓励,希望事情最后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